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带来了小米汽车过去一年在市场表现、技术投入、智能化能力与产业生态协作等多方面的系统性总结,以“后来者”姿态,勾勒出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下的技术投入与智能布局。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百人会论坛。”雷军在发言伊始坦言。小米汽车于2024年正式发布,不到一年时间实现了交付20万辆的成绩。他表示:“我们不到一年的时间交付了20万辆,算是在行业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雷军回顾小米SU7上市之初的用户反响,特别提到在2024年4月产品发布首月即锁单88,000辆,其中60%为“天使单”,即用户未试驾、未见实车即完成订单。雷军强调,小米过去15年的品牌积累,是其得以在新赛道迅速获得市场认可的基础。
在性能层面,小米SU7 Ultra成为其树立技术标杆的重要抓手。该车型搭载三电机系统,总动力达到1548匹马力,零百加速1.98秒,极速超过350公里/小时,定价为52.99万元。
雷军透露,上市不到三天即销售破万辆,“提前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小米SU7 Ultra在德国纽博格林赛道跑出6分46秒874的成绩,成为史上最快的四门量产车,随后也在国内五大赛道中均取得第一,获得了包括保时捷、GTR在内的国际品牌点赞。
雷军在现场坦言,超豪华市场对小米的接纳“出乎预料”。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售价50万元以上的豪华轿车年销量为12.1万辆,小米SU7 Ultra上市不到三天即实现万辆交付,已显露其破圈潜力。
与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经验类似,小米在造车领域也试图掌握核心技术。雷军透露,小米过去五年在技术研发方面累计投入超过1050亿元,202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300亿元。
在电驱动系统上,小米完全自研并量产了自家主驱电机,具备目前行业中转速最高的量产能力。这种对底层能力的持续投资,也支撑了其在高性能车型上的表现。
雷军将电动化称为智能电动汽车的“上半场”,而智能化是“下半场”,他指出小米过去三年在智能驾驶领域快速追赶,并完成了从高速NOA、城区NOA到无图NOA和端到端大模型的全面覆盖,目前任何一辆小米汽车用的都是端到端的自动驾驶。
除了智能化本身,小米还将重心投向整车智能生态的构建。在雷军看来,软件之外的“硬件生态”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另一个关键支点。小米汽车配套开发了智能香氛机、对讲机、智能表盘、底盘灯等电子周边,同时鼓励行业伙伴共享标准接口,实现生态件互联互通。
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希望将手机、智能家居、汽车打通,实现无缝连接。“希望同行们共享资源,共建统一标准”,雷军在演讲中多次强调开放协同的重要性。据悉,目前已有多家车企与小米达成生态共建共识。
雷军在发言中坦言,当小米宣布进军汽车行业时,外界普遍质疑其“来得太晚”,但站在今天回望,雷军认为,“今天看来可能是刚刚好”。
在技术成熟、消费心智成熟、供应链完善的当下,小米汽车以后来者姿态迅速切入赛道,雷军描绘的“人车家”愿景已初具雏形,小米汽车能否持续兑现性能突破与智能生态的承诺,还需时间验证。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编辑|李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