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项目部全力保供
助力项目建设提速
新能源项目部在基建物资保供工作中,以高效协同、创新模式、严控质量为核心,为新能源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面对建设周期长、物资需求量大、运输条件复杂等挑战,项目部通过精准谋划、动态管理、多方协同,确保关键设备及材料按时按质到位,为项目如期并网发电奠定基础。
新能源项目涉及光伏组件、风机、升压站等大量高要求设备,物资种类多、技术标准严。项目部在启动初期即与建设方、施工方深度对接,细化需求清单,制定分阶段采购计划。针对光伏支架、塔筒等长周期设备,提前数月与优质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动态调整供货批次,避免因供应链波动影响工期。在偏远项目现场,创新采用“前置仓储+移动配送”模式,设立临时堆场储备常用物资,并组建专业配送团队,实现“按需精准投送”,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与延误风险。
项目部将质量管控贯穿保供全流程,严格筛选供应商资质,对关键设备实施生产源头管控。在某大型风电项目中,针对国内稀缺的高性能风机部件,团队派驻专人驻厂监造,全程跟踪原材料检验、生产工艺及出厂测试,确保设备“零缺陷”交付。同时,建立到货三级验收制度,联合施工、监理方开展联合检测,累计拒收不合格电缆、螺栓等物资30余批次,从源头保障项目安全。
面对山区项目道路狭窄、大件运输难等问题,项目部牵头组建“保供联合体”,协调供应商、物流企业优化运输方案。通过拆分风机叶片、夜间错峰运输等方式,突破地理限制;依托数字化平台实时跟踪物流节点,提前48小时预警异常,确保2000余车次物资无一延误。在升压站建设冲刺阶段,团队联合5家供应商实施“跨厂调货”,72小时内紧急调配紧缺配电柜,保障关键节点进度。
目前,项目部已完成3个新能源项目共计15万吨物资保供任务,项目平均建设周期缩短12%。下一步,团队将总结“集采+区域联储”经验,深化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为后续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提供更高效支撑。(张敏/文 张慧聪/图)
编辑: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