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流逝中,明亮的眼眸承载了生命的故事与憧憬。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眼睛也容易“闹脾气”。一系列的眼部不良症状也随之而来。部分老年人及子女会自发地从网上查找护眼知识,但殊不知,也掉进了一些护眼误区,导致无效护眼。下面几个常见的“护眼知识”,快看下你是否中招了?
老人眼睛看不清就是老花眼?
眼睛和其他器官一样,也会随着年龄增加出现一些衰老的变化。但看不清不一定就是单纯的老花眼,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如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另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老年人视力异常。所以当老人出现眼睛看不见的情况,建议尽早看诊,使用科学、正确的产品来帮助视力调整。
常滴眼药水可以保护眼睛?
眼药水一般是不能随便滴。眼药水对保护眼睛的作用有限,使用不当可能还会引发更多眼部疾病。若长期使用激素类眼药水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 甚至诱发青光眼、 白内障等,还可能继发角膜真菌感染等严重的眼部感染。
此外,长期使用抗生素类眼药水还容易让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甚至诱发二重感染。因此,眼药水在达到疗效后即可停用。同时,要遵照医嘱严格按照时间间隔来滴。切勿随意使用眼药水,尤其不建议频繁使用。
经常晒太阳,能预防眼病?
一些人觉得晒眼皮后眼睛看东西会变清晰,就误以为“晒眼皮”能治眼病,但其实这和闭目养神的作用类似,也就是闭眼过程中眼睛得到了放松,缓解了视疲劳而已。适当的晒下太阳,对身体确实有益,但不能长时间在太阳底下照射。另外,老人眼睑的皮肤通常较薄,在缺乏保护的情况下,长时间、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导致角膜、晶状体、眼球受到损伤,严重甚至会导致角膜灼伤、白内障、眼底黄斑病变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