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近视里常说的“屈光不正”到底是什么?

IP属地 北京 编辑:朱天宇 快科技 时间:2025-03-27 10:38:21

一说到近视,我们都知道是只能看清近距离范围内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意思,但一旦把这个说法改成“屈光不正”,不少朋友就懵了。

想弄清楚“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先弄明白“屈光”是啥。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其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这在眼视光学中称之为“屈光”。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光线和物体能够在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上,传递到大脑,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的角膜或晶状体弯曲不均匀、不平滑,就会导致外界平行光线经过眼部屈光系统后不能精准折射,无法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且产生清晰物像,这就属于屈光不正的情况了。

近视 —物象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在放松调节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可分为屈光性近视(晶状体弯曲度改变导致的近视)和轴性近视(眼轴增长导致的近视)。

远视 — 物象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在放松调节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散光 —物象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假设眼球上有地球一样的“经线”,不同经线上的屈光力不同,或同一经线上的部分屈光力不一致。这样就会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不能在同一平面上汇集成焦点,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可分为生理性散光(角膜先天形状不规则)与病理性散光(角膜病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