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和平镇华润电力春笋储能站,技术人员正在对储电设备进行新能源电网适应性检测。 IC供图
3月14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华润新能源IPO申请正式获深交所受理。华润新能源是港股上市公司华润电力全资子公司,此次IPO申请系华润电力将新能源业务分拆到境内A股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华润新能源此次申报IPO创下了多个第一。这是深交所今年受理的首家IPO企业,也是今年首单主板IPO受理企业。本次IPO拟募资245亿元,是深交所迄今为止受理最高募资额,将刷新深交所的IPO募资纪录,有望成为深市“募资王”。
用于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
系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招股书显示,华润新能源是一家设立在香港的红筹企业,主营业务为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风力、太阳能发电站,主营业务收入以电力销售为主,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电力销售。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公司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拟使用募集资金约245亿元,具体项目包括新能源基地、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绿色生态发展综合利用项目及融合发展型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规模将达到717.50万千瓦,总投资金额达404.22亿元。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主要资产覆盖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公司控股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为2820.69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项目2156.6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664.05万千瓦。报告期内,随着公司并网运营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站数量逐年增加,公司收入持续增长,总体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备良好的持续经营能力。2024年1月至9月,华润新能源风力发电收入147.82亿元,太阳能发电收入21.34亿元。
招股书显示,从上网电量方面来看,2021年至2023年公司风力发电业务上网电量分别为325.12亿千瓦时、361.29亿千瓦时、413.42亿千瓦时,2024年1-9月份公司风力发电业务上网电量为338.97亿千瓦时,同期太阳能发电业务上网电量分别为11.55亿千瓦时、15.68亿千瓦时、46.35亿千瓦时和65.7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由于风电装机规模提升及太阳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招股书提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政策重点支持的战略方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明确“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
占营收约三成却迟迟未到账
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规模逐年增大
在经营模式上,华润新能源的主要采购内容为建造过程所需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相关施工及服务,原材料则为“免费”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无需对外采购原材料。
新能源发电业务以项目公司为单位开展,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前期开发、采购、建造、运营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力,主要销售收入为售电收入。公司重要客户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
从业绩来看,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入171.34亿元、181.98亿元、205.12亿元、171.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则为64.51亿元、62.96亿元、82.8亿元、62.13亿元。
其中,来自政策补贴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构成了华润新能源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占营收比例分别达到36.79%、34.80%、31.59%和28.63%,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为49.10亿元。
然而,这笔占营收约三成的收入却有很大一部分迟迟未能到账。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华润新能源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账面价值合计分别达137.18亿元、136.50亿元元、174.27亿元和204.75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58.74%、59.70%、66.63%和64.28%,呈现明显累计上升趋势。
招股书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由国家财政安排,前期由于补贴附加资金不足,发放周期较长,对于已经纳入补贴目录或补贴清单的发电项目,通常1至4年方能收回补贴,导致公司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规模逐年增大。
招股书亦在风险提示中指出,若未来财政部对于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周期延长,或因市场环境变化导致补贴款结算周期延长,可再生能源补贴款的发放情况无法得到持续的改善,将对公司经营现金流入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上网电价明显下滑
弃风弃光率均有所提升
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曾发生多次变化。招股书预计,未来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的金额和比例都将下降,随着全国电力市场的加快建设,电力销售也将更多依靠市场化方式进行交易,未来上网电价存在波动风险,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的平均上网电价也呈现明显下滑趋势,风力发电平均上网电价由2021年0.50元每千瓦时下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0.44元每千瓦时,同期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也由0.56元每千瓦时下降至0.32元每千瓦时。
华润新能源称,政策原因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新能源项目的核准电价(标杆+补贴)整体呈下降趋势。此外,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更是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进而导致风力发电业务平均上网电价下降。
另外,报告期内,风力发电业务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逐年上升,该部分市场化交易电量上网价格相对较低,进而拉低风力发电业务平均上网电价。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的弃风率和弃光率均有所提升。电力系统供需两侧需要瞬时平衡,因而已并网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项目必须服从当地电网公司的统一调度,当电网用电需求小于发电供应时,发电企业必须根据调度要求减少发电量,从而导致发电量低于发电设备正常出力,该种情况称为“限电”。
由于风能、太阳能资源难以跨期存储、周转,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限电使得发电企业无法按照设计和计划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风能、太阳能资源,造成发电量不及预期,出现“弃风弃光”现象。
从弃风率来看,2021年至2023年公司弃风率分别为3.31%、3.54%、2.80%,2024年1-9月份4.39%。弃光率也在2024年1至9月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由2021年的1.52%上升至5.87%,招股书解释为主要原因为部分风能资源富集区域项目及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项目新增投产规模大,相关电网配套建设进度、用电负荷增长慢于电源装机增长,导致弃风、弃光限电情况。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