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民营经济,阔步在新时代的春天里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求是网 时间:2025-03-27 06:00:33

一年之计在于春,东风浩荡满目新。

2025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同来自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谈,任正非、王传福、刘永好、虞仁荣、王兴兴、雷军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总书记倾听民营企业家的心声,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时隔七年,总书记再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传递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

我们清晰地记得,在2018年深秋的那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著名论断。总书记对当时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一些言论,态度旗帜鲜明:“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这让民营企业感受到拨云见日的力量和温暖。

“党的大政方针”是什么?总书记在本次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图为2024年10月22日,华为原生鸿蒙系统HarmonyOS NEXT在深圳发布。这是我国首个全自研国产移动操作系统,也是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新华社记者 白瑜/摄

“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

民营经济之重,是事实,更是共识。

“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肯定。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茁壮成长起来。我们常用“五六七八九”来概括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新时代以来,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走向越来越广阔的舞台。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5年1月底的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如今的42万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在出口强劲的“新三样”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世界500强中,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28家增加到34家。

惠民是最实在的感受。

民营企业系之于“民”,亲民惠民、创业创新是其责任担当,亦是其发展之道。从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到浙江、广东等地通过数字化转型培育民营经济增长点,再到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等行动,民营经济早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力量。我们现在能用上全自研的手机芯片和操作系统,能开上畅销海内外的新能源汽车,能在网上点点鼠标半小时内收到商品……这些都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创新创造、担当作为。

2018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6月30日,历时7年建设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运营。深中通道由中交集团、中国中铁和保利集团等中央企业,及镇江蓝舶科技、德阳天元重工等多家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图为2024年6月27日拍摄的深中通道。中交集团供图

“民营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感慨:“民营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开始是一片荒芜的田野,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国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发展的道路,何其艰难!这也恰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筚路蓝缕开出的一条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断探索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八大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作出全面部署。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也是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干过来的。”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厚爱有加,对民营经济发展有着深刻认识。

在河北正定,给万元户发过“率先致富奖”;在福建,7次到民营经济非常活跃的晋江调研,总结推广“晋江经验”;在浙江,10多次到义乌调研,总结推广“义乌发展经验”;在上海,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调研,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到中央工作以后,一直推动民营企业发展,考察了不少民营企业。

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阐明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

在本次座谈会上,总书记郑重重申: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于2月14日举行,本次活动以“共启AI+新质赋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苏州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情况。图为在活动现场展示的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

有困难不要紧,破解有策、落实到位是关键。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些问题,着重强调了5个方面的重点政策措施: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些政策措施,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深刻领会、落实落细,必能有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我们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出台的政策举措越来越有力,落实也越来越到位。

比如,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截至2024年底,民营经济发展局已累计收到民营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达2742项,其中有效问题2266项,已办理并进一步跟踪问效1097项,正在推动办理1169项。

当然,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坚持诚信守法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5点要求,鼓舞和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勇担时代重任,创造新的辉煌。

只要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民营企业家必将书写新的人生华章,民营经济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春日正盛,万物勃发。阔步在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春天里,民营经济未来可期。

(编辑:陈有勇 审核:王兆斌 监制:牛京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