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河北税务部门全力助推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落地实施

IP属地 北京 编辑:柳晴雪 京津冀消息通 时间:2025-03-26 17:31:20

3月24日,张家口市税务工作人员走进张家口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开展辅导,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马云摄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给河北带来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和发展势能。

河北省税务局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税务支撑。

疏解项目落地,税收服务给力

雄安之新,新在破局。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

如今的雄安新区,中国星网正式迁驻办公,中国华能总部、中化总部加快开展内部精装修,中矿总部、首批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加快建设,第二批疏解项目基本选址落位。

一个个重大疏解项目落地,勾勒出雄安的崭新图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不断拔节生长。

央企间兴起“雄安热”,离不开雄安新区高效优质的承接服务,以及一系列务实举措的持续发力。

在这个过程中,河北省税务局积极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企业迁移提供便利,搭建企业跨省市迁移涉税事项办理绿色通道,建立“预先服”和“一企一专班”工作机制,并与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跨省迁移登记“一件事”联动,为迁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央企安家,带来未来产业链条的加速形成。中国星网这家从事卫星互联网设计建设运营的国有骨干企业,带动了空天信息产业集聚。去年,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在雄安揭牌成立,星网数科、航天宏图等一批产业链企业落户雄安新区。

来得了,更要发展好。雄安新区税务局组织税务干部定期走访疏解企业,畅通线上线下问题直联渠道,快速响应迁移企业涉税诉求,持续服务企业疏解迁移落地后的涉税事项办理。同时,还为疏解迁移企业建立了成长信息台账,持续跟踪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支持,让企业做到跨区涉税迁移无感、办税无忧。

通过跟进服务,2023年以来河北省税务局和雄安新区税务局已先后为中国华能等企业解决涉税需求事项50余项,为迁移企业在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税收服务和保障。

京津成果转化,税惠注入活力

新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64家,新增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家,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平均分连续六年保持全省第一……2024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下,廊坊市开创了一条科技引领与协同创新并进的新路子,促使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廊坊落地生金,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沿着通燕高速一路向东,在潮白河东岸,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中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安家落户。联泰集群算力(三河)科技有限公司是首家入驻这里的北京企业。该公司专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主要负责将联泰集群(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研发成果进行孵化并量产。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相对经济的运营成本,成为廊坊吸引京津企业的显著优势。“搬到廊坊,公司享受到了场地租金优惠、资金资源对接等地方政策扶持。税务部门更是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跨省迁移涉税事项的细致辅导,到迁入后涉税需求的积极响应,再到优惠政策的专题培训,一系列服务举措增强了我们在廊坊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信心。”联泰集群算力(三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世杰介绍。

2023年,该公司顺利投产。目前,公司每周平均可生产100多台算力服务器,实现了北京研发成果在廊坊量化生产的初衷。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自2014年实施以来,已经走过11个年头。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廊坊精雕”)也走过了在廊坊高质量发展的11年。该公司由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立,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代表性项目。

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无疑为企业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负责人黄海表示:“廊坊资源配置优、产业基础实、要素支撑强。当初选择将生产基地迁至廊坊,是集团实现发展跃升的关键一步。如今,廊坊精雕已经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实现了研发和生产‘两翼齐飞’。”

11年来,廊坊精雕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持续突破,相继推出300多个型号的精雕机,具备了“0.1微米进给、1微米切削、纳米级表面粗糙度”的加工能力,自主研发的五轴数控机床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领域不断落地,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和突破。据介绍,该公司每年会将5%以上的收入投入研发。

企业对发展新动能的渴望得到了政策的支撑。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推出系列税收支持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更是持续加码,为科创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廊坊精雕财务经理王俊梅介绍,在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343万元,减轻了负担,增强了活力。

竞逐“风光”赛道,惠企政策再加力

夜幕降临,北京城内灯火通明。在北京西北方向200余公里外的坝上张北,高耸的“大风车”和犹如蓝色海洋的光伏板产出的清洁电能正跨越重重山峦输送到北京。“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的浪漫故事仍在书写。

3月24日,张家口市税务工作人员到张家口亿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税费辅导,重点解读新能源产业税收优惠政策。马云摄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资源,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布局,风电装机规模在全国领先。

新能源产业链的加速落地,不仅为北京清洁能源供应提供了保障,也为拉动张家口经济增长增添了新引擎。张北县、尚义县、康保县、蔚县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余家,2024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

位于张北县大河乡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基地,是全球首个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及智能输电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这里凭借先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清洁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

“截至目前,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平均每年可发出优质绿电超12亿千瓦时,为满足首都38万用户用电量提供了坚实保障。”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海旭说。

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税务部门的积极助力从未缺席。张家口市税务部门主动作为,组建新能源企业专家团队,入企问计问需,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为企业提供包括重大涉税事项专项服务、税费优惠政策辅导、税务风险预警提示、纳税信用优化策略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促进新能源企业健康发展。

“从政策辅导到红利入袋,税务部门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支持。2024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77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公司的创新活力。”刘海旭表示。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光伏装备制造产业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近日,走进张家口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机械在光伏生产线上灵活作业,经过串焊、叠层、层压、组框、电性能测试等十余道工序,一片片蓝色光伏电池板下线了。

“2023年9月一期1吉瓦项目投产,2024年筹划二期4吉瓦项目。3000余块光伏电池板的日产量和领先世界的双玻技术,使海泰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公司负责人殷喜宾介绍,一项项创新突破助力绿电进京,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帮助。在项目筹备建设时期,税务部门就带着税收政策指南、“一对一”辅导清册来到企业,帮助提升会计核算能力、规范财务制度,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该公司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近26万元。殷喜宾说,作为小微企业,每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红利,他们都格外珍惜。

展望未来,河北省税务局将坚定信心、勇担重任,持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升税收服务质效,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展现新作为。(杨诗)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