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网约车新宠:电动车不丢面,市场潜力大比拼

IP属地 北京 编辑:朱天宇 ITBEAR 时间:2025-03-26 13:30:45

近期,笔者亲身体验了网约车服务十次,发现所乘坐的电动车大多为经济型,主要包括比亚迪秦EV、埃安S以及埃安Y,仅有一次乘坐的是别克微蓝。在与司机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了网约车司机对车型的一些偏好。

社会上存在一种观念,认为某款车型若被大量用作网约车,就显得不够高档,似乎有些“掉价”。然而,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车型的选择更多地基于实用性和经济性。

首先,购车与使用成本是网约车司机考虑的重要因素。经济型网约车的购车成本通常控制在10万至15万元之间。在使用成本上,司机们会利用晚上的谷电时段充电,以降低费用。家用充电桩的谷电成本极低,每公里仅需几分钱,远低于燃油车的成本。

其次,网约车的运营适配性也是司机们关注的重点。许多网约车平台对入网车辆的轴距和后排空间有明确要求,只有符合标准的车型才能运营。因此,网约车司机更倾向于选择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车型,这些车型性能稳定,维修也相对简便。

从全国范围来看,网约车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20日,全国已有34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经营许可,发放了696.4万本网约车驾驶员证和292.6万本车辆运输证,合规网约车数量接近300万辆。

网约车用户规模同样不容小觑,已达到5.39亿人。2024年全年,网约车订单量突破百亿,交易规模超过3176亿元。分析指出,尽管2025年网约车数量将继续增长,但市场饱和度逐渐上升,部分城市已出现运力过剩现象,竞争愈发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合规网约车中,纯电动车占比超过60%。许多城市已规定燃油车不得作为网约车运营,而司机们出于成本考虑,更倾向于选择电动车。未来,电动车在网约车中的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规定,网约车使用年限达到8年或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均需强制报废。若行驶8年但未达到60万公里,则需退出网约车经营,转为非营运性质。这一规定对网约车的更新频率产生了影响。

从网约车的分布情况来看,大城市是主要的集中地,且以电动车为主。这些网约车每年的行驶里程大约在10万公里左右,意味着大多数电动网约车在行驶6年后就需要更新。据此推算,每年需要更新的电动网约车数量在30至50万辆之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不合规网约车的数量也相当可观,据说达到了数千万辆。如果将不合规网约车纳入考虑,市场规模将更为庞大。

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约车电动汽车市场,国内汽车厂家纷纷加入竞争。目前,比亚迪和埃安已经在这一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其他有意进入的厂家而言,要想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