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北京楼市刚开始走下坡路,刘阿姨那时刚把房子挂牌出售,报价900万,由于房子的品质不错,很快就吸引了一个买家约她面谈,出价860万,刘阿姨心气很高,说顶多意思一下,少了898万不卖,谈了不到10分钟,见买家加不上价,就急着要走,最后买家加到880万,刘阿姨说现在这价他不买,过几天就涨价,最终双方没能谈成。
刘阿姨错过那个买家后,之后出价的越来越低,880万都没卖,低了更不会卖了,随着市场下行,刘阿姨的预期开始下降,但一直坚持住880万的底线。刘阿姨卖房是为了换一套郊区带电梯的次新房,如果一直坚持价格,换房就遥遥无期,到了2024年3月,刘阿姨终于扛不住了,报价下调到820万,可是这个价格,依然还是高,到了7月,没有一个意向买家。8月初,刘阿姨再次下调报价到750万,到了中旬,买家徐哥出价700万约了刘阿姨面谈。
这次谈判,刘阿姨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态度缓和了不少,表示价格好商量,经过2个多小时的磋商,双方以716万的价格成交,等了1年4个月,房子少卖了164万。几天后,刘阿姨定了一套620万的精装次新房,付给房主张叔100万定金,等着售房款到位,就可以过户搬家了。9月中旬,徐哥资金出现问题,和刘阿姨协商延期过户,可张叔不同意延期,徐哥只能解约,刘阿姨收的定金20万不退。
刘阿姨非常着急,因为和张叔约定最迟11月底过户,100万定金的损失是她所不能承受的,只能再次降价,找付款快的买家。9月底,买家小青以全款15天过户为条件,和刘阿姨谈价,经过4个多小时艰难的谈判,刘阿姨迫于形势,含泪685万成交,算上徐哥的赔偿,又赔了11万,这次刘阿姨要了100万定金,以防重蹈覆辙。经过这1年多的折腾,刘阿姨终于在12月份搬进了新家,原本以为能在新环境中重新开始新生活,但随后房价的分化,让刘阿姨再受打击。
2024年10月,市场开始回暖,时至今日,刘阿姨卖掉的城区房子价格反弹明显,同户型成交价涨到了740万,而刘阿姨买的郊区房子,价格却变化不大,同户型最新成交价626万,如果晚半年换房,能省几十万。这种冷热不均,源于前期市场下行时,城区深跌,郊区跌幅小些,此次反弹,超跌区域反弹幅度普遍都大,而郊区普遍动静不大,这种分化比较常见,总体而言,城区表现要好于郊区。
换房要控制风险,时效衔接要稳妥,买和卖的定金差距不能太大,为能想得到的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预案,让改善住房的过程更加顺利,不要让“刘阿姨们”的历史重演。
关注我,19年房产经验的从业者,从此买卖房屋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