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建工12亿票据逾期风暴:被恒大“拖入深渊”的国企求生录
2025年2月24日 合肥第一财经电
当合肥建工集团财务部的灯光在深夜依然亮起时,没有人能想到,这家曾承建合肥地标、年营收超80亿元的地方国企,此刻正为12亿元票据逾期焦头烂额。从恒大项目停工引发的连环债务,到数千员工被迫待岗的生存困境,一场因房地产寒冬引发的“雪崩”,正在撕裂这家老牌建筑巨头的最后防线。
生死时刻:从“黄金搭档”到“致命陷阱”
“恒大欠我们近3个亿,工地一停就是三年!”一位合肥建工项目经理的怒吼,道出了这场危机的根源。2018年,合肥建工与恒大签订战略协议,承建合肥恒大帝景、铜陵恒大绿洲等十余个项目,高峰期垫资比例超过70%。彼时房地产高歌猛进,谁曾想2021年恒大暴雷后,2.7亿元工程款竟成泡影。如今,合肥建工年报里“应收账款80亿元”的刺眼数字中,45%来自恒大、融创等房企烂尾项目,这些曾经的“利润奶牛”,此刻化作噬人的债务黑洞。
在合肥包河区的一处员工宿舍,45岁的钢筋工老张攥着2060元的待岗工资条苦笑:“去年3月就被通知回家,现在连孩子学费都凑不齐。”这份《待岗通知书》背后,是合肥建工1951次被执行、28.53亿元历史被执行金额的残酷现实,更是房地产产业链上数百万建筑工人的生存缩影。
致命裂痕:混改迷局与“消失的董事长”
危机之下,合肥建工管理层的地震更令人心惊。2024年9月,原董事长刘国福因涉嫌严重违法被查,这位掌舵16年的“改革派”曾主导企业混改,却留下594条限制消费令和断裂的资金链。“三级国资管理像三驾马车各奔东西”,一位离职高管透露,海螺集团入主后决策流程冗长,重大项目审批竟比同行多耗15天,错失转型基建黄金期。
财务部的账本记录着另一个真相:商票融资占流动负债37%,3.5亿元公司债提前赎回触发流动性枯竭。当2024年联合资信将评级砍至AA-时,资本市场早已用脚投票——二级市场上,合肥建工商票贴现利率飙升至36%,成为“高危资产”代名词。
黎明微光:30亿纾困基金与“断臂求生”
绝境中,一线生机正在浮现。安徽省政府紧急筹集的30亿元纾困基金已进入谈判尾声,计划将高息商票置换为5年期专项债。与此同时,合肥建工在中标引江济淮二期12.8亿元工程后,将装配式建筑产能提升至30万立方米/年,试图抓住“新基建”救命绳索。
在瑶海区东部新中心工地,机械轰鸣声重新响起。这片规划30万平方米的产城融合项目,承载着合肥建工向绿色建筑转型的最后希望。项目经理李浩盯着进度表喃喃:“如果年底能封顶,或许还能挽回银行信任……”
从绿地中心A座的荣耀,到恒大烂尾楼的噩梦,合肥建工的跌宕命运,恰似一柄解剖刀,划开了房地产狂飙时代埋藏的系统性风险。当商票逾期如多米诺骨牌般席卷建筑、建材、家居行业,我们不得不思考:下一个被拖入深渊的,又会是谁?
融贸通联合全国各地多家国企央企提供 煤炭,钢贸, 化工品及多种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 ,为银行及专业供应链公司提供金融科技服务,为实力企业提供钢材,化工,有色大宗贸易撮合,提供行业社群服务。欢迎实力资金企业,优质项目方参与我们付费专业微信群(群费 300/位) 。 联系人 HENRY 微信号 kmart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