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博弈将进入一个关键阶段。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但传统燃油车仍将在某些领域保持一定优势。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表示,据预测,2025年乘用车零售量将达到2343万台,同比增长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565万台,同比增长28%。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占比将高达66.8%,换言之,每售出3辆车中,就有2辆是新能源汽车。
乘联会进一步分析指出,2024年全国乘用车厂家销量为1223万台。新能源车价格的下降,叠加国家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以及对新能源车相比燃油车高出0.5万元的补贴政策,共同促成了对燃油车的替代效果超出预期。
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 但是传统燃油车仍将在某些领域保持一定优势。近期,一批即将推出的全新燃油车型,仿佛正构筑起传统燃油车阵营的反击矩阵,如奥迪的A5L、坦克400燃油版、 大众途昂 Pro、广汽本田雅阁的焕新等,这场看似矛盾的行业竞争,也映射出当下汽车产业尚处于新能源与燃油车的博弈中。
新能源车科技性能优越
新能源车核心技术性能在不断提升。2025年,电池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成本将持续下降。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
在续航里程方面,目前主流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将达到600~800公里,基本可以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在充电速度方面,快充技术将更加成熟,充电时间有望缩短至10~15分钟。
AI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领域(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市场大环境下,不断更新车型的智能化水平必将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同时,新能源车的性能和用户体验,逐步缩小与传统燃油车在出行便利性上的差距。
燃油车型可靠成熟
传统燃油车的技术经过汽车工业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在动力性能和可靠性方面。
在补能方面,目前全球加油站的覆盖率和加油速度仍然是传统燃油车的显著优势。在需要长途出行时,新能源纯电车型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地区使用时存在不便利,传统燃油车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国家政策方面,传统燃油车也面临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各地限行措施,也让很多消费者会感到不便。
在日常的用车成本上,油价波动和燃油税的增加将使燃油车的使用成本进一步上升。
目前燃油车在全球范围内和一些特定区域和使用场景下仍将保持一定优势,但整体市场份额将逐步下降。
新年伊始,一些车企全新款燃油车的集中亮相,本质是车企应对“国六b+”排放标准的主动出击。其中,奥迪的A5L与大众途昂Pro不约而同搭载了大众集团第五代EA888发动机。考虑品牌的定位,两者调校将有所不同,以途昂Pro为例,其最大马力将达到272匹,借助该发动机的VGT可变截面涡轮技术,动力响应将更迅速。得益于500bar超高压燃油喷射、48V轻混系统等技术,使得该发动机具有更低的油耗表现。以奥迪A5L来说,在WLTC工况下,其综合油耗将低至6.3L/100km,较上代降低12%。
长城近几年也很大程度地减少了纯燃油车的产量和全新车型的研发,而对于主打硬派越野的坦克400燃油版来说,这种技术协同效应在差异化产品中尤为明显:坦克400燃油版虽采用新一代2.4T柴油发动机,其热效率提升到42.3%,其非承载式车身+三把锁的硬核配置,与新能源竞品相比,整体技术相对更可靠成熟,更适应极端越野场景。相信后面市场呼声更高的坦克400燃油版车型,也将搭载新一代2.4T柴油发动机,志在夺取这一细分市场的份额。
当然,在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混动、增程在市场中备受青睐,而这些动力形式依旧需要内燃机技术的支持。从传统燃油车产品的迭代现状证明,传统动力系统仍有技术挖潜空间,未来通过模块化平台优化、混合动力耦合等创新,传统动力系统正突破能效天花板,重新定义“高效”的内涵边界。
汽车消费理性回归
根据J.D. Power 2024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同级别的燃油车终端售价较新能源车平均低18%,且保险、维修成本优势持续扩大。近年来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新能源车的价格已经有明显的下降,燃油车型的价格也一同被打下来。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二手车市场数据显示,三年车龄燃油车的平均残值率为52%,显著高于纯电动车的38%,这种保值特性在消费降级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虽然新能源车的保值率正在提升,但以当前的状况来看,燃油车在保值率方面依旧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此外,虽然新能源车在智能化领域领先,但燃油车在特定场景仍具统治地位。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续航焦虑、西部地区充电基建目前仍相对滞后、工程车辆的高负荷作业需求等,都构成刚性购买理由,很多消费者正因为考虑到这些因素,至今依旧坚持选择传统燃油车。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博弈将进入白热化阶段。新能源汽车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成本优势和消费者认知等方面将占据明显优势,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而传统燃油车则将在特定领域保持一定竞争力,但整体市场份额是否将稳定在一定份额目前还有待考量。一些车企也仍然在燃油车型上不断投入研发,全新车型在智能化的加持下依然有着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来源 | (记者 王增益)
编辑 | 杨柳树 校读 | 胡丽华
责编 | 江英华 王姝监制 | 尤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