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讯(编辑 杨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因其“货基替代”的卖点受到热捧,叠加同业存款自律新规后同业存单市场走牛,去年四季度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环比增长了68%,出现多只新发爆款基。不过,大部分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都经历过规模的大幅缩水,部分基金的规模较发行时已下降了99%。近期债市短端利率调整幅度较大,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被重新审视。
规模最多缩水99%
全市场有92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规模合计1579亿元,相比2023年三季度末大幅增长了68%。
去年四季度,包括财通资管、贝莱德、农银汇理等基金公司旗下新发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都发布了提前结募公告,均启动比例配售。其中,农银汇理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末日确认比例仅为27.02%,成为爆款基。上述三家公募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最终募集规模都为50亿元。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自2021年12月问世以来屡有爆款基出现,但却经历了长时间的规模缩水。与初始发行规模3344亿元相比,当前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规模至少下降了一半。
具体来看,华泰保兴、汇安基金等8家公募旗下的同业存单基金最新规模较发行规模下降了99%以上,存续规模最小的仅有200万元。多达80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最新规模较初始规模缩水,其中48只缩水幅度在80%以上。除去去年四季度新发的基金,只有7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规模较发行时正增长。
图:较发行规模缩水严重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资料Wind数据,整理)
定位“货基替代”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属于投资一揽子“同业存单”资产的被动指数产品,跟踪的是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采取7天最短持有期限设计。从行情来看,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走势平稳,2024年收益率为2.40%。
基金业内人士介绍,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是风险收益特征定位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的金融产品,因其“货基替代”的宣传在发行之初受到热捧。
2024年四季度,或因同业存款自律新规的影响,货币基金等现金管理工具的收益率下降,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相较货基的吸引力阶段性提升。
目前同类中规模最大的鹏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的基金小组在四季报中表示,2024年11 月以来,同业存款自律机制影响下,非银机构对存单等资产的配置需求出现显著增加,存单利率快速下行,1 年期AAA同业存单收益率年末降至1.60%附近。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投资门槛极低,1元起购。该类基金也不收取申购费和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等其他费用也相对较低。与货币基金的摊余成本法不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采用与债券型基金一样的市值法计价,会在每个交易日晚间更新当日净值。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货基替代”的定位有时略显鸡肋,所以在发行热度过后时常面临规模缩水。“在债牛中,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收益跑不赢债基,其流动性又不如货基。”
此外,近期股市走牛,而债市因资金面趋紧调整,短端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大。一年期AAA级同业存单收益率节后已上行近30BP。在此期间,上述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部分走势平稳,但也有净值下跌幅度最大约0.1%,对于货基而言已是较大的跌幅。
永赢基金在“永赢基金微讯”公号上指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更适合三类投资者:一是寻求闲钱理财及增值,且对日常流动性有需求的投资者;二是想配置一些较低风险、较低波动产品的投资者;三是已配置了一定高风险的资产,希望加一些低风险产品来灵活应对市场震荡,平衡整体资产组合风险的投资者。
(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