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夏能源网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获悉,2月21日,InfolinkConsulting发布了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及相关数据。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达到240GWh,同比增长60%以上,增长态势仍处于高速轨道上。
交流侧TOP10:中美企业六四开
在交流侧方面,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Top10企业依次为Tesla特斯拉、阳光电源(SZ:300274)、中车株洲所、Fluence、海博思创(SH:688411)、远景能源、Powin、Nextera、阿特斯(SH:688472)、山东电工时代。
可以看出,榜单完全被中美企业瓜分,中资企业占据6席,美系企业占据4席。除了企业数量接近外,两方出货量也几乎平分秋色,整体呈势均力敌之势。
这与储能电芯出货排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储能电芯领域,中国企业以“压倒性”优势占据排行榜前9名,只把最后一名留给了韩国三星SDI(参见华夏能源网此前文章:《全球储能电芯Top10出炉:中企霸榜,韩企仅剩三星垫底》)。在储能系统领域,中国企业尚不能完全霸榜,美国企业拥有超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方面,中资企业与美系不尽相同。中资企业的基本盘是国内市场,逐步向海外延伸,美系企业则以北美市场做支撑,逐步向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区域开拓。Infolink预计2025年,中资与美系厂商正面交锋的频次及烈度将继续上升。
在Top10的企业中,头部两家企业竞争最为激烈,特斯拉与阳光电源在2024年内互有胜负,双方出货量差距在持续缩小——特斯拉在上半年大幅领先;下半年,阳光电源持续发力,
在三、四季度出货量均超越了特斯拉。
度过了硝烟弥漫的2024年,特斯拉与阳光电源或将在2025年上演“生死时速”的追逐战。
特斯拉在2024年有足够的订单储备,在价格策略上较为激进。此前,特斯拉储能业务一度受制于产能不足,今年2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产能规模高达40GWh,特斯拉方面还表示,预计2025年能源系统装机量将实现至少50%的同比增长。这意味着,其与阳光电源的竞争将再加一份筹码。
值得注意的是,在Top10之外,还有不少中国企业的身影,包括风电巨头入局储能赛道,开辟第二增长极的金风科技(SZ:002202)(旗下金风零碳位列全球第十一位);光伏大厂天合光能(SH:688599)旗下天合储能位居全球第十三位。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通过整合旗下许继电科储能、平高储能及山东电工时代三家子公司,于2024年初成立中电装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后,储能系统出货量已跻身全球第一阵营:子公司中,山东电工时代全球第十,许继电科全球第十二,而三家子公司合计出货规模已可比肩全球头部企业。
直流侧TOP5:清一色的中国企业
直流侧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Top5为宁德时代(SZ:300750)、比亚迪(SZ:002594)、精控能源、海辰储能、远信储能,清一色的中国面孔。
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双雄”卡位,出货量大幅领先。而3-5名的企业,相较于上半年,已全部发生变化。
上半年排名中,第3-5名分别为海博思创、远信储能及南都电源,而在全年排名中,精控能源和海辰储能分别由Top5之外跃升至第三和第四名,远信储能则由第四名下滑至第五名。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及海辰储能均为储能电芯头部企业,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分别是全球储能电芯出货的第一和第三名,电芯厂商正在加速向系统集成领域渗透。
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在海外拿矿、建厂,不断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已形成从上游锂矿资源开发、中游储能电芯制造到下游储能系统集成的完整布局,2025年,这两大巨头在交流侧或将迎来更大突破。
Infolink认为,2024年,储能系统环节加速重构,头部厂商凭借成本管控及渠道资源等优势持续提高市占率。尾部厂商在价格内卷、融资渠道收窄等多重压力下,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行业出清处在进行时。市场格局演变的同时,全球储能需求从单一市场走向多区域分布。这种多元化发展倒逼厂商构建“研发-生产-交付-运维”的全球化能力矩阵。
尽管地缘政治等因素将带来短期扰动,但在全球能源转型刚性需求驱动下,Infolink预计2025年系统出货量将突破300GWh,储能系统出货将维持25%的同比增速,中美储能系统争霸赛仍将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