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新能源汽车年检新规来了!3月起实施,你的车准备好了吗?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ITBEAR 时间:2025-02-25 03:00:37

近日,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的新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公布,并将于2025年3月1日起全面施行。这一新规将对全国范围内超过247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产生深远影响。

该《规程》不仅覆盖了纯电动汽车,还适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包括增程式)汽车,旨在通过更为严格的检验标准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新规的最大亮点在于,动力蓄电池的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被明确列为必检项目,这标志着对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安全监控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构造上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然而,现行的年检标准在检测这些核心部件的运行状态上显得力不从心。根据以往的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主要侧重于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等方面的检查,虽然对于传统燃油车而言已经足够,但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却未能有效排查影响其安全性的“三电”系统。

针对这一现状,《规程》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新规要求,对于营运性质的新能源汽车,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必须进行严格检测。这一举措源于新能源汽车事故中频繁出现的“热失控”现象,尤其是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往往由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精准度不足引发,导致“过充”进而引发自燃。

为了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运行,《规程》对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充电最高温度分别设定了65℃和60℃的限制,这一温度区间既符合动力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又远低于引发“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新规还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温度、电机控制器温度和DC/DC变换器温度列为可选检测项目,为车主了解车辆健康状况提供了更多参考,同时也将引导车检企业配备相关检测设备,进一步降低车辆自燃的风险。

对于广大车主而言,了解机动车年检的相关规定同样重要。根据现行规定,营运载客汽车需在5年内每年检验一次,超过5年的则每6个月检验一次。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的检验周期为10年内每年一次,超过10年的则每6个月一次。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除外)和摩托车则在第6年、第10年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期间每两年需向公安机关申领检验标志,超过10年的则需每年检验一次。

车主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绑定个人车辆后,在线查询检验有效期截止时间,并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内向车辆管理所申请检验合格标志。值得注意的是,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除外)和摩托车在第2年、第4年、第8年无需上线检验,可直接申领检验标志,但第6年、第10年及10年以上的则需上线检验合格后申领。

免检车辆若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或被非法改装并依法处罚的,则仍需按原规定上线检验。车主可以通过网上申领、自助申领或现场申领的方式获取检验合格标志。网上申领可通过“交管12123”APP在线办理,车主可自主选择纸质版或电子版检验标志,两者具有同等效力。自助申领则需前往车管所自助服务大厅,通过自助一体机办理。现场申领则需携带经办人身份证明原件、机动车行驶证原件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联网核查)等材料,前往就近的车管办事窗口申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