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刚开年,永辉就亮出了三大动作,全国砍掉中间管理层,改成"总部、大区、门店"的三级架构,28个大区直接管店,一线权限加大;新增20家"胖东来式"改造店,覆盖武汉、太原等15个城市,首次杀入温州、绵阳等8个新市场;24小时不打烊,并在福州试点全品类深夜配送,免单门槛维持不变。
这些举动背后其实是永辉面临的重重压力,数据显示,永辉自2021年起的亏损仍在延续,2024年净亏损同比扩大5%,扣非亏损增幅更达22亿元,五年间门店总数缩减40%,仅2024年就关闭230余家门店,相当于每天有超0.6家门店在消失。
为了改变现状,永辉开始不断关店。短短五年间,全国774家门店直接砍掉近三分之一,仅2024年就关了230多家店,而且每关一家店就要承担约2亿元的损失,"断臂求生"的阵仗属实不小。
因河南胖东来超市的服务模式口碑爆红,永辉好像看到了转机,立马效仿。其郑州首店改造后效果明显,门店单日销量冲高13倍,且上海的一家门店开业当天涌入2.5万顾客,永辉股价更是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初的半年内累计涨幅达124%。
但光鲜数据的另一面是每家改造门店动辄需要花费数百万元,且需长期维持高人力成本。一位店长无奈道出现实:"日均客流至少得保持在开业首月的七成,否则改造就白费。"
站在2025年回看,永辉的遭遇其实是整个传统零售业的缩影。当电商冲击和消费习惯剧变的双重夹击袭来,光靠装修门店、提升服务显然不够。"左边是消费者对低价优质商品的期待,右边是资本市场对盈利能力的迫切要求,中间还要平衡好传统商超和新零售。希望永辉能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重回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