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新能源车电池80%容量成退役门槛,首批车主换电池何去何从?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ITBEAR 时间:2025-02-24 19:01:12

近期,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传来消息,指出动力电池在其容量下降至初始水平的80%以下时,即应被视为不再适合继续在电动汽车中使用,需进入回收流程。这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预测,至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面对如此庞大的“退役”电池数量,如何确保它们得到安全且高效的回收利用,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介绍,当前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大方向。

专业人士进一步阐释,动力电池在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界限后,虽无法再满足电动汽车的高性能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其使用寿命的终结。通过合理的回收与再利用策略,这些电池仍能发挥余热。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工信部自2016年起实施的规定,乘用车生产企业需对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提供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服务。这意味着,首批新能源汽车用户将在今年面临电池质保到期的问题,他们可能需要在换车与换电池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专家还指出,尽管纯电汽车的平均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但当前行业内对电池的质保期限普遍设定在8年,这显然未能充分发挥电池的潜在价值,同时也对汽车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对于新能源汽车车主而言,电池作为车辆成本中的大头,其更换费用往往令人咋舌。有车主透露,其购车已8年半,近期因车辆故障需拆检电池,仅检查费用就高达七八千元,而电池老化维修需16万元,更换更是要花费22万元。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车主无奈表示,如今其Model S的残值已不足16万元,陷入了两难境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