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肖政三:新问题、新形势、新变化——探寻商用车行业发展新机遇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如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时间:2025-02-24 18:30:54

2025商用车产业大会致辞

会长 肖政三

2025年2月22日 厦门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相聚美丽的“鹭岛”——厦门,迎来第七届中国商用车产业大会的盛大召开,共同聚焦我国商用车行业的发展,分析商用车产业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新变化,探寻未来发展新机遇;在此,我要向所有与会的各位领导、行业嘉宾、行业从业者、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给予大会的关注和鼎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去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全国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为我国2025经济发展定下了基调。

过去一年,商用车市场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全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突破58.5万辆,同比增长34%,电动重卡、城市配送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全国建成超6000座商用车专用充换电站,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出口市场方面,延续高增长,全年出口量达91.4万辆,同比增长近27%。但受运输价格持续走低、更高排放标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用户采购商用车更趋谨慎,全行业商用车销量出现了4%的降幅。

目前,商用车行业仍面临电池成本波动、运力过剩、油气价差波动、地缘政治不确定等多方面的挑战。

自2019年以来,市场的严重透支,导致了运输价格直线下跌,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部分企业的产、销、需匹配度低,产业超低排放的逐步推进对传统燃油车辆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此轮调整,相信整车企业将更注重产业链条建设,经销商将更注重综合服务能力的内功,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风控和资产处置能力的提升。

各位朋友,2025年商用车市场要充分理解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领,以财政与补贴政策为推动力,紧紧抓住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机会,以市场需求结构性变化为导向,以技术与供应链变革为节点,充分理解跨界竞争加剧的行业趋势,持续推进我国商用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改善我国商用车行业的综合体系,持续推动商用车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前,我国商用车市场已全面进入存量市场,我们必须思考行业正由商用车“大制造”向“大流通”的转变,由“卖产品”向“卖服务”的改革与创新,推进“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转型。当然,在存量市场的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是难免的。对此,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

2025年商用车市场将呈现“政策驱动转型、需求分层复苏、技术决定竞争力”特点,新能源化与智能化是长期主线,但短期需要平衡成本压力与市场拓展的矛盾。企业需要在政策红利窗口期加速技术布局,同时应对好供应链和全球化竞争的双重挑战。

各位朋友,高质量发展的商用车行业将以服务为主导,深挖商用车产业的潜力,实现商用车在交易、金融、保险、拆解、再制造、整备、出口等流通产业链条的创新发展。

尽管我国是最大的中重型商用车产销国,但是产业形态还没有完善,还需要我们全行业共同努力。

放眼全球,低碳和减排是所有商用车企业必须面对的趋势,商用车行业正面临着从传统内燃机向新能源、智能网联形态变革的重要时代,从产品销售向增值服务转型的重要阶段,正迎来重新划分全球市场格局的重要契机,我们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我们坚信,在国家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以及全体商用车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商用车产业在未来若干年之后将完成由大到强的历史转变。

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各位领导、专家、行业从业者、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之下,集行业之力和智慧把中国商用车产业大会打造成为影响全国、辐射全球的重要交易、沟通、合作平台。

最后,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