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生孩子也与房子息息相关了。
多年来,“丈母娘经济”无房难成婚姻,生孩子更无从谈起。
而且即使年轻人承担的起购房首付,每月高昂的房贷压力,也让很多家庭不敢多生。
结果导致结婚率下降,出生率越来越低。
照理来说,为鼓励生娃,各地只需要从房子方面入手,让房价达到一个平衡点,大家买得起,也愿意多生娃。
然而眼下的困局是,这两年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人口出生率也出现了不断下行的情况,双双下行,究竟是“保楼市”还是“保孩子”?
.01
出生率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2016年放开二孩以后,第二年国内就出现了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跌,
2022年,我国新生人口数量首次跌破千万,也正是这一年,打破了61年以来的常规,首次步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这往后的几年,年年新生儿破千,年年人口负增长…
2024年,人口又少了139万!
人口与经济是啥关系?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40年,“人口红利”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1980到2005年这段时间,我国人口突破了10亿人大关。同时期,GDP增速则是多次超过10%,仿佛坐上了火箭。
又比如说,2008年之前房价明明下跌挺惨,2009年又开始突突回升,只因为1987年第三轮婴儿潮出生的2500万孩子,在这一年开始,要掏空6个钱包去买房了。
所以,人口和经济的关系是成正比的,相反,如果人口数量减少,经济也会受影响。
另外,如果长期年轻人越来越少,还可能面临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许多问题,甚至影响到创新发展。
.02
房价进入下行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通过出让土地来获得大量的财收,开发商则通过高杠杆融资的方式来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
但如今,老百姓对购房的热情并不高,出让的土地规模锐减。
202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7996亿元,同比下降13.2%;
2024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8699亿元,比上年下降16%;
显然,房地产市场低迷虽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房的价格,但是却给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毕竟房地产行业涉及到了建筑、钢铁、水泥、家电等多个上下游产业,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就直接导致这些行业的需求量减少,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增长,甚至还会对金融系统造成风险。
.03
保楼市还是保孩子?
面对当前新生儿出生率下降,以及房价都处于调整的趋势之中,有网友提出:现在是该“保孩子”还是“保楼市”?
事实上,高房价对新生儿出生数量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房价越高的地区,生育率就越低。
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城市基本上已经是全域放开了限购政策,首付比例降到了历史最低,贷款利率也只要过去的一半,同时,我国近期还下调了买房所要缴纳的契税、增值税等。
显然,我们现在是在“保楼市”。
不过,在“保楼市”的同时,我国也并没有放弃“保孩子”。毕竟从长远来看,如果孩子数量越来越来少,即使“保楼市”也毫无意义。
事实上,“保楼市”是为了保护眼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保孩子”是为了长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所以,在“保楼市”还是“保孩子”的问题上,两者并没有冲突。
.04
“保孩子”,国家动真格
国家已经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遏制天价彩礼钱
很多年轻人结不起婚,主要是结婚成本太高了,比如有的农村地区光彩礼就要二三十万,年轻人还谈什么结婚生活?
为此,我国《民法典》就对天价彩礼钱进行了“限制”。明确表示婚姻不是一种敛财的手段。
换句话来说,以后不能以结婚为由索取天价彩礼钱。
2、打击天价学区房
很多人不愿意生育主要是养娃成本太高,其中最让人诟病的是天价学区房。
最近两年,教育部门已经出手打击学区房,就是采取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孩子是上附近的哪所学校。
从此,你买了学区房也不一定能上名校,天价学区房价也将逐步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
3、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房
房价过高,年轻人结不起婚,即使贷款买房,也要承担很大的贷款压力,无力支撑养娃。
于是这两年,国家已经规划,在未来5年内将供应600万套保障房,平均每年120万套。
这样一来,低收入家庭的购房成本会大幅降低,生育意愿也会逐步回升。
4、提高年轻人的结婚率
年轻人如果连婚都不结,谈什么生育?为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子,婚姻登记新条例出来,以后登记结婚不需要带户口簿,只要带上身份证就可以了。
没有了丈母娘卡户口本,结婚登记的人数也会出现反弹,出生人口也会止跌回升。
文末结语
究竟是“保楼市”还是“保生育”,其实根源问题还是人,
总之,房子最终都是给人住的,只有保住了人口,才能保住楼市。对此,你怎么看?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