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讯 AI潮涌,创新踏浪,杭州先行。继DeepSeek通用大模型火爆出圈后,AI产业底蕴深厚的杭州又迎重大突破— e签宝正式发布电子签名行业首个合同大模型。
作为多维领先的行业第一品牌,e签宝市占率超30%,2024年累计总签署量高达2431亿次,历史累计融资额超30亿元,拥有合同领域最丰富、最优质的数据及资源,深积厚累,如今一鸣惊人。
日前,由e签宝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子合同峰会盛大启幕。在峰会首站,e签宝部分展示了其合同大模型的训练方法、模型效果及优势,同时重磅发布了公司多项战略及产品。
合同大模型:
垂直领域更专业超GPT4.0 自主研发本地部署数据更安全
据e签宝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张洪瑞介绍,公司于2024年年底发布了行业首个合同大模型,专注于合同相关任务的处理。
根据最新一轮的评测数据,e签宝合同大模型在多项合同领域的能力上,已经超过了一些通用大模型,比如合同版面分析、合同摘要、合同信息提取、合同条款识别,这四个基础能力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提升,性能上远超过了GPT。
张洪瑞举例称,当e签宝合同大模型和GPT4.0对同一份《终止服务协议》进行关键字段提取时,e签宝合同大模型准确提取了该份合同的相关要素。
GPT4.0提取结果则出现三处错误,即甲方收款账户并未提取、协议名称提取错误、签订日期提取错误。前述错误为常见的大模型漂移问题,实际上,被测试的《终止服务协议》尚未签署,并没有签订日期。
除专业能力外,合同作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产之一,大模型的安全性同样备受关注。张洪瑞表示,e签宝合同大模型由公司自主研发,数据不出内网,不依赖任何第三方,且公司本地部署该模型,对其有绝对的控制权,数据在本地完成训练,并采用端到端的加密机制,数据安全有保障。
下一个十年:
AI在合同领域掀起普惠风暴 “持牌经营”与“走向世界”并行
今年年初,DeepSeek使用极低成本却训练出高性能模型,在全球引起巨大轰动。张洪瑞称,伴随AI的发展,其在合同领域也将掀起一场普惠风暴,具体将有三大条件,即低成本的模型训练是基础,高质量的数据集是关键,具备真实的应用场景是前提。
低成本模型训练这一条件自然不必多说,对于其余两个条件,张洪瑞解释称,从数据上看,至2026年用于AI训练的公开数据即将耗尽,SaaS行业对于非公开数据及垂直领域的数据具有先天优势,业内企业多年深耕将为AI提供支持。此外,AI发展需要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在合同全生命周期当中,AI存在真实落地的应用场景,SaaS为AI商业化的较好途径。
谈及电子签名行业的下一个十年,张洪瑞称,行业将全面进入持牌经营时代,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业内企业将走向世界。他表示,作出如此判断,既出于业内企业为每一次电子签名提供信任背书的事实,出于行业监管升级的现实,也顺应了当前中国企业的出海浪潮。
记者了解到,e签宝已于2024年获得工信部颁发的CA牌照。张洪瑞表示,这标志着e签宝正式向第三方商业信任公司转型,即从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升级到TaaS(Trust as a Service,信任即服务)。
关于全球化,出海也是e签宝未来三大战略当中的重要一环。为此,e签宝搭建了全球化的三地数据中心: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法兰克福,并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国际化业务总部。张洪瑞介绍,e签宝全新海外签产品eSignGlobal将致力于打造一个中国主导的电子签名体系。
电子签名: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潜力凸显 市场渗透率或仍有待提高
峰会现场,e签宝邀请行业标杆客户SMC、燕京啤酒代表登台分享与e签宝的合作经历和电子签章项目建设。
气动行业领军企业SMC代表介绍称,公司以前使用纸质合同,每年销售合同约40万份,签约过程耗时,管理繁琐;至今公司已成立约30年,大量的合同管理负担较重;同时公司作为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合规诉求较高。为解决前述问题,公司选择与e签宝合作。
2024年SMC销售类合同已经上线,之后采购类、OA办公审批类、人力资源类合同正在计划中。SMC代表称,按照当前计划,公司测算一年将节省纸张、打印费用等材料费约25万元,节省人工投入约1.6万工时,节省邮寄成本约168万元。前述数据为40万份合同未全部执行情况的测算,若全部执行降本增效效益或将接近翻倍。
知名啤酒品牌燕京啤酒代表表示,公司2024年采购合同已经上线,公司一线员工、供应商等均反映称效率提升明显,今年会陆续推动劳动合同、销售合同等上线。
据张洪瑞介绍,当前电子签名行业中国市场渗透率仍较低,约为4%,相比之下,美国市场的渗透率可达15%。其认为中国电子签名市场还有较大空间。
记者了解到,2023年e签宝曾推出个人合伙人计划,以面向全社会推动电子签名加速普及,除此之外,e签宝同时存在生态伙伴及渠道代理商两种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