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功率标称的水到底有多深?今天我们撕开行业遮羞布,用硬核技术解析告诉你:市面上90%号称400kW的充电桩,都在玩危险的数字游戏!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虚标三大核心硬伤:
(1)电流“欺诈”:
700V电压平台下
真400kW=600A电流×700V
但95%桩企还在用400A旧协议
实际功率仅280kW!
(2)协议“困局”:
市面上绝大多数充电桩厂家的板卡都是采购的通用件
通用板卡难以解析车企大电流协议
导致电流被锁死在400A红线
(3)散热“陷阱”:
简单调大电流,却未重构散热系统
设备寿命骤降50%!
力氪如何实现真·400kW?
✅ 必要条件是自研主控芯片:独家解析CFC/CRM大电流协议
✅ 液冷系统:600A电流下温控<45℃
✅ 三重安全防护:过流/过压/温度0.01秒断电
所以行业的真相是:真正的快充革命不是数字游戏!我们需要做的努力:
✅ 接通大电流协议(研发周期延长)
✅ 重构散热架构(成本增加35%)
✅ 立体安全防护(元器件成本增加50%)
这正是99%桩企不愿投入的隐形战场...
面对双协议并行的局面,必须两条腿走路
但我们不得不思考:CFC和CRM谁主未来?
目前,车企主要用两种大电流协议方案:CFC和CRM
CFC大电流方案:通过在国标27930协议的辨识阶段增加CFC和BFC报文来实现大电流充电;
CRM大电流方案:通过在国标27930协议的充电辨识报文CRM上增加扩展字段,实现大电流充电。
力氪充电桩,对这两种大电流方案都提供支持!
那么到底未来厂家究竟会以CRM还是CFC策略为主?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