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票房破百亿请全民看哪吒!鸿星尔克“国货逆袭”再出王炸——从破产边缘到营销鬼才,国货品牌如何用真诚杀出血路
新年春节档之后,《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20亿票房横扫影院,而比电影更出圈的是鸿星尔克早几天的一条微博:“助力《哪吒2》破百亿,我们请全民看电影!”
买东西联系客服就送电影票兑换券。
评论区瞬间炸锅:“这很鸿星尔克!”“破产式宠粉又来了?”
这不是鸿星尔克第一次“不按套路出牌”。
三年前河南暴雨时,这家年亏损2.2亿的企业默默捐出5000万物资,网友冲进直播间“野性消费”,创下1.48亿观看量、破亿销售额的纪录。
如今同样的配方,却玩出了新花样——用电影票绑定国民级IP,既支持国产动画,又让消费者“薅羊毛”。
鸿星尔克深谙“真诚才是必杀技”。
当其他品牌砸钱请明星代言时,它选择把钱花在刀刃上:河南暴雨捐物资、山西洪灾捐2000万、福建残疾人基金会捐1亿。
这次请全民包场《哪吒2》,更精准踩中两个国民情绪点——支持国漫崛起、普惠大众福利。
网友调侃:“别的品牌研究大数据,鸿星尔克研究《感动中国》。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的共情,让消费者自发成为品牌代言人。
从“破产企业捐款”的梗,到“老板骑共享单车上班”的段子,鸿星尔克的营销从来不是单向输出。
请全民电影,网友主动开发出新玩法:有人用兑换券请环卫工观影,有人组织留守儿童专场,甚至衍生出“晒票根赢球鞋”的二次传播。
品牌直播间更是把互动玩到极致。
主播喊着“理性消费”,观众刷屏“我偏要野性”。
用户主导剧情的模式,让传播像滚雪球般扩大。
曾经,“TO BE No.1”的洗脑广告是鸿星尔克的标签。
如今它悄悄变了:或许不久的将来与《哪吒》联名的“魔丸跑鞋”登上亚马逊新品榜TOP1,海外销售额暴涨700%;直播间里,00后主播用“整顿职场”的段子带货,弹幕刷满“这很Z世代”。
鸿星尔克与《哪吒2》的跨界,看似偶然,实则藏着国货崛起的必然逻辑:
1. 内容为王,质量说话
《哪吒2》导演饺子坚持“慢工出细活”,制作周期比预期延长两年,最终用堪比好莱坞的特效征服观众。
敖丙的“冰封山河”、哪吒的“火焰莲花”成为社交平台热门素材。
正如网友评价:“你可以永远相信认真做事的中国团队。”
2. 文化共鸣,拒绝说教
电影里哪吒打破天规的叛逆、申公豹坚守信念的矛盾,让年轻人看到自己的影子。
鸿星尔克深挖这一点,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slogan印在品牌上,引发情感共振。
3. 商业反哺,生态共赢
《哪吒2》带动的不只是票房。
电影周边产品三天卖空库存,绘本、手办甚至爆米花桶都成爆款。
鸿星尔克借势推广,把“观影热”转化为“消费热”,形成从内容到商品的完整链条。
鸿星尔克与《哪吒2》的案例,给国货品牌上了一课。
别把消费者当韭菜,网友为鸿星尔克续费百年微博会员,因为“它把每一分钱都花在看得见的地方”。
情绪价值比流量更值钱,当品牌成为某种精神的象征(如“良心企业”“国漫之光”),用户会主动捍卫它。
跨界要“走心”而非“贴牌”,鸿星尔克与《哪吒》的联动,是价值观的契合而非LOGO的叠加。
正如导演饺子所说:“观众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否认真。”
当国货品牌放下套路、拿出诚意,消费者回报的不仅是销量,更是一份带着温度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