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到成都工作定居的小孟,平日里喜欢走街串巷,在近两年,他对成都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成都更好逛了。尤其是在“此地Cypark”骑行友好商业公园感受了骑车逛商场的独特趣味后,他愈发对探索城市里有趣好玩的消费场景,充满热情。
今年1月1日起四川家电以旧换新延续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月20日启动,消费者热情随之持续攀升,仅1月27日至2月3日,全市家电以旧换新补贴5.5万件,拉动消费1.3亿元;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5.1万件,拉动消费4.4亿元……
从需求端的换优换智的趋势,再到供给端的场景业态的创新,市场火热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费者消费意识、消费行为的转变,更是成都这座城市消费的蓬勃向“新”力。
场景越来越“新”
近日,风靡全网的“小狗主题网红面包店”——烘焙品牌BAKER PUPPY成都首店开业。店铺门头和外立面都是满满的小狗元素,美式田园风格的木质货架,这些都是让其在“朋友圈”被年轻人狂热追捧的元素。
主打时尚、品质、新潮的新场景和新空间,让年轻人在打卡满足情绪上的需求外,更为之“买单”。
“这家店最近‘风’很大,一进门,五彩斑斓的色彩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尤其是白色的装修风格显得很温馨。”“店铺、产品颜值都很高,适合出片。”……消费者的反馈,足以见得,好吃、好拍,主打“颜值+社交”路线就是其收获众多拥趸的“人气密码”。
新的场景,新的业态,新的体验……在小孟看来,现在的成都更好逛了。
特别是在近年来,成都迅速生长出一批聚焦年轻业态的非标商业场景,美食、文创、时尚到运动、潮玩、宠物,不断碰撞出无限创意,并与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相融共生。
比如在成都玉林社区的旧改项目中,一位主理人将废弃锅炉房改造成复合空间,白天是咖啡工坊,夜晚则是爵士乐现场。跨界背后,是清晰的商业逻辑——通过延长空间使用时段提升坪效,用音乐活动带动酒水消费,让文化体验成为高溢价载体。
让消费者愿意来,还要能消费,体验和服务的质感很关键。以成都万象城来看,2月20日,其就携手中国电信,率先完成商圈及周边区域5G-A(5G-Advanced)网络建设,打造四川省首个5G-A全覆盖智慧商圈。而依托电信5G-A网络,成都万象城也将全面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探索技术与商业场景深度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高速、更智能、更沉浸的购物体验。
这和成都在推动服务业消费高质量发展上的谋划很契合。1月份,《成都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其聚焦“未来生活”,就提出推动数字信息消费、绿色低碳消费、医疗健康消费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培育“未来生活”服务消费模式。
换新越来越“优”
“政策和企业补贴后,入手新车节约了3万多!”在特斯拉成都龙泉交付中心,正在办理Model 3提车手续的张先生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特斯拉Model 3官方指导价23.55万元,叠加政府置换补贴、新购奖励,再享企业提供的5年0息金融方案和限时8000元保险补贴,实际购车成本仅20.45万元。
2025年成都市第二轮“焕新出行 智驾蓉城”汽车消费奖励活动2月21日上午10点正式上线。特斯拉成都龙泉交付中心蒋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第二轮政策2月21日上线,仅仅是奖励活动上线当天,该中心整体交付量就接近平时的两倍,订单量更是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消费者换新换优,需求端同样更趋向于高质量。
以旧换新政策作用于消费市场,不单是销量有了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换新政策对消费促进、惠及民生以及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对消费者而言,“真金白银”的补贴能使消费者真正受益,一方面促进超龄服役的传统家电、汽车、数码产品换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另一方面推动新型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比,满足更多家庭的居家生活需求。
更热衷于满足“悦己”,也是成都消费者显著特征。
2025成都“云购蓉城 福满新春”消费券活动2月12日10点在京东APP、唯品会APP同步开启,活动涵盖服饰鞋帽、家饰家纺、美妆护肤等9大品类。数据显示,活动上线当天,唯品会成都地区的美容护肤类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超70%,男女服饰、母婴用品、运动户外等品类的商品销量同比均有100%以上的增幅,家纺家居、食品饮料等品类的商品销量更是有倍数级增长。
消费持续升级,服务消费需求多元化、品质化。眼下,成都还加快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实现供需互动。新业态新领域持续升温,就是2024年成都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的重要特点。2024年成都“互联网+”业态扩容提速,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优化迭代,市场主体不断焕新多元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供给品质,更懂“消费者”,也将让成都的消费市场更火热。
成都日报 记者 孟浩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