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杨查金
来源|
近日,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消费金融”)新任董事长李建峰的任职资格通过审核,消息一出便如同在消费金融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引发关注。
作为消费金融的后起之秀,建信消费金融在业绩方面惊人的爆发力一度让众位同行羡慕不已,虽然距离2024年年度业绩出炉还有一段时间,但建信消费金融在2024年上半年的成绩已经奠定其丰收年的基调。
作为国内第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建信消费金融自2023年6月成立以来,凭借强大的股东背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迅速在业内崭露头角。正在扬帆起航之际,掌舵人换任,而随着李建峰的上任,建信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势必既充满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 换帅背后:新老交替下的战略期待
2025年2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正式核准李建峰担任建信消费金融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原董事长童学锋因到龄退休于1月底卸任,李建峰从总裁之位升任董事长,此次任命不仅是公司内部的一次重要人事调整,更在消费金融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
截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李建峰在加入建信消费金融之前,其实已经在建设银行体系内深耕多年。自1997年李建峰加入建设银行后,曾在建设银行的零售条线辗转多个关键部门,担任过个人存款与投资部(电话银行中心)副总经理、个人金融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副总经理等要职。
直到2023年建信消费金融开业,李建峰被任命为建信消费金融总裁,经过一年半的历练,如今掌舵董事长一职,其丰富的零售业务运营和管理经验将可能为建信消费金融带来新战略思路与发展突破的可能。
建信消费金融脱胎于建设银行,自2023年6月开业以来,便承载着诸多期待。作为国内第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注册资本高达72亿元,在行业内仅次于蚂蚁消金的230亿元和招联消金的100亿元,位列第三。
而建信消费金融背后的股东阵容更是强大,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60亿元,持股比例83.33%,是绝对控股股东;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8亿元,持股11.11%;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亿元,占股5.56%。
截自建信消费金融2023年年报
雄厚的资本实力与强大的股东背景成为建信消费金融在消费金融赛道上一路疾驰的强大助推器。
此外,在业务方面,建信消费金融推出了“建信福贷”“建信数币贷”和“建信福分期”等多款产品,尤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表现出色。例如,“数币贷”将贷款直接发放至建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显示出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前瞻性。
据建设银行2024年半年报,建信消费金融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2024年上半年,建信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0.63亿元,环比2023年下半年增长196.92%。其中,母公司建设银行助力良多。
二、 竞争红海:突围之路布满荆棘
建信消费金融背靠建设银行这棵 “参天大树”,在资金、渠道、客户等方面确实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资金层面,建信消费金融与建设银行的同业存款业务往来频繁。2023年9月22日,建信消费金融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批准与建设银行开展不超过50亿元同业定期存放业务,交易期限不超过6个月。
因此从2023年9月起,建信消费金融多次与建设银行开展同业定期存借款关联交易,截至2025年1月6日,建信消费金融与建设银行的关联交易已累计近59亿元。
截自建信消费金融官网
这为建信消费金融的业务开展提供了稳定且低成本的资金来源。相比于依赖高成本融资的消费金融公司,建信消费金融在资金成本上占据了明显优势,对于建信消费金融短期内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助益颇多。
而在渠道与客户资源上,建设银行更是全面助力建信消费金融线上线下渠道拓展。
线上,建信消费金融产品被置于建设银行APP首页的 “我要借钱” 板块以及建行生活APP内,与建行信用卡业务、快贷业务等同处一个入口,直接嵌入建行庞大的线上流量生态体系,精准触达建行海量的存量客户。
线下,建设银行遍布全国的分支行网点成为建信消费金融的重要触角,建设银行的各分支行可直接向属地客群渗透推广产品,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模式,极大降低了建信消费金融的获客成本,提高了其客户触达效率。
此外,在高管团队搭建方面,建信消费金融的核心管理人员大多来自建设银行体系,除了上述新任董事长李建峰外,还有如原董事长童学锋曾任建设银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副总经理。
建设银行高管丰富的经验和对该行客户群体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建信消费金融更好地整合资源,制定贴合市场与客户需求的业务策略,在业务开展初期迅速搭建起业务框架,实现平稳起步。
不过,尽管拥有诸多优势,但建信消费金融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2023年作为开业首年,建信消费金融净亏损0.65亿元,截至2023年年末,建信消费金融资产总额73.08亿元,较年中减少7500万元,净资产71.35亿元。
2024年上半年,建信消费金融虽然实现扭亏为盈,但对比同业头部企业,其盈利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追赶。而从资产规模增长来看,截至2024年6月末,建信消费金融的资产总额73.6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0.56亿元。
截自建设银行2024年半年报
在消费金融行业,资产规模一定程度上决定市场份额与话语权,建信消费金融目前资产规模的增长态势是较难支撑其短期内冲击行业前列目标的,并且其目前的业务模式虽然有助于短期的业务增长,但就长期来看,却可能是制约建信消费金融发展的局限性因素。
目前建信消费金融主要采取母行协同模式,聚焦于建设银行消费金融贷款较难覆盖的长尾客群,通过建行各分支行渠道协同来实现业务起量。这种模式在初期可以借助母行资源快速搭建业务基础,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弊端也会逐渐显现。
如果建信消费金融长期过于依赖母行渠道,将会导致其在拓展新客户群体、挖掘新兴市场方面动力不足。在存量客户竞争时代,仅靠母行长尾客群是难以支撑建信消费金融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的。
因此,在新董事长李建峰上任后,如何推动业务创新、提升风控能力以及扩大用户基础,将是其面临的首要任务。建信消费金融的未来之路充满挑战,唯有通过不断的创新与突破,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