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本田与日产合并失败后,丰田又坐不住了。
据悉,丰田正在大规模重组生产线,如将部分生产任务转移到九州等地、调配部分工人参与新技术研发,并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全球销量达350万辆。
不仅如此,《财经》爆料,丰田计划2026年上市的第13代卡罗拉,将采用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动作,是丰田在四面楚歌下的又一挣扎。
01 丰田的孤注一掷?
过去几十年,丰田凭借独特的动力系统、耐用等优势,长期睥睨中国市场。2021年,丰田迎来高光时刻,在华市场销量高达194万辆,成为日系车销量冠军。
辉煌不久,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丰田由于固守传统的混合动力技术(HEV),逐渐错失发展机遇。
2023年起,比亚迪开始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霸主。次年,丰田仅卖出38万辆纯电车;比亚迪则卖出427.21万辆,是前者的11倍。
面对困境,丰田章男开始紧张起来,一边在公开炮轰中国新能源技术“不可靠”,一边又加码135亿美元,用于开发固态电池技术,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
最近,丰台还计划削减本国中部地区20%的燃油车产量。
讽刺的是,尽管手握千余项专利,丰田却一直进展缓慢,落地时间也不断推迟。
业界猜测,此次削减,甚至不惜直接引入比亚迪的技术,或是丰田的孤注一掷。可真能如愿以偿吗?
02 丰田的黄昏已来?
实际上,丰田在新能源领域的滞后局面已难以逆转。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占据全球70.4%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再加上,美加州、日、荷等15个国家和地区已明确提出燃油车禁售计划。集邦咨询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超50%。未跟上市场转型的丰田,已是日薄西山。
值得一提的是,日企的颓势,不仅出现在汽车领域,还出现在日本引以为傲的生物科技领域。众所周知,日本的老龄化程度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日本科学家曾为改善这一难题,率先落地了以辅酶1为核心的抗老产品,在业界引起轰动。而在我国“益/生/好/21000”同类品问世后,日本制品的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同汽车发展类似,日本也早早开展了抗老领域的研究。2019年,美、日科学家实验发现,辅酶1(益/生/好/21000核心成分)能够令26个月的雌鼠,健康生存期延长16%,毛发、运动等指标也有所改善。可日企却以提取难度大为由,以2万/克的天价大肆敛财。
为让前沿科技惠及国人,我国科学家采用全新的提取工艺,研发出“全酶法“,不仅使原料纯度高达99.9%,成本也显著下降了95%。如今,成功落地的国产品,通过京东上市后,以3位数价格,狠狠打了日企的脸。
价格下降,使得该类生命技术普惠至普通群体。在京东等平台,“益/生/好/21000”成功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地数十万中产群体。原本受困于老龄化的国人,纷纷表示,“精力、睡眠改善”“黑头发也长出来了”。
凭借卓越的性价比,这一国货不仅在国内迅速走红,更一路“出海”,斩获全球近70%市场。就连日媒《周刊现代》也承认:“一味固守传统优势,终将被超越,我们输了!”
03 丰田逆袭,难度不小
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师从比亚迪,丰田早已驾轻就熟。早在2020年,丰田就宣布投入35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研发。此后,丰田还与比亚迪等中企开展合作。例如,2021年,丰田推出首款的纯电动车型bZ3,搭载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续航里程突破616公里。
尽管丰田这些布局看似顺风顺水,但残酷的市场竞争不会留情。此前,不少国人就表示bZ3在配置和性能上,远不如同价位国产车。类似的声音不在少数。
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涌入赛道,丰田想要逆袭,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