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任正非为何多次讲俄罗斯数学家的故事?个人和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老方说老方说 时间:2025-02-22 16:30:28

任正非对俄罗斯很重视,在华为出海早期,俄罗斯就被任正非视为一个重要的开拓市场,他曾数次到俄罗斯考察和参加展会。

对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任正非也很有研究,他还专门写文章介绍过。

任正非喜欢俄罗斯的油画,但他更喜欢俄罗斯的人才,华为在俄罗斯建立了研究所,他有次去俄罗斯,还给3名曾获得全世界计算机大赛冠军的本科生定薪1500万卢布,他的意思就是以此为标杆,吸引人才,他强调华为还要把“榜眼”、“探花”都招进来,因为这是世界级竞赛,要敢于同西方大企业争夺人才。

让天才成批进入华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任正非的期望。

关于俄罗斯人才的重要性和贡献,有个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莫斯科研究所的数学家安德烈。

任正非为何多次讲俄罗斯数学家的故事?个人和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用人所长,扬长避短,不求全责备,量才为用,人尽其才,这些都是管理的准则,任正非反对完美主义:

坚决反对把精力用去补短板,追求完美。人只要发挥自己的优点,做好长板,再拼一块别人的长板,拼起来不就是一个“高桶”了吗?为什么要把自己变成完美的人呢?

任正非认为,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是为了发挥出自己的强项,不是为了克服自己的缺点,要知道,“克服缺点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远远大于强化优点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只有建立自信,才会更加开放与合作,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员工往往不知道这一点。”

大多数人才都是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每个人才都是对立的统一。

“一个人完美多累啊,他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太多的战略竞争力量。孩子应该是优点突出、缺点突出,他才能找到自己的爆发点。”任正非给董倩讲过俄罗斯数学家安德烈的例子:

为什么你自己又要做长板,又要去拼桶呢?消耗了你不该消耗的力量。科学家的研究都是窄窄的。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俄罗斯有位大数学家,小伙子不会谈恋爱,只会做数学,他到我们公司几年来,天天在玩电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我们管五万研发人员的领导到莫斯科去看他,他打一个招呼就完了。我给他发Fellow(院士)牌子的时候,跟他讲话,他“嗯、嗯、嗯”完了。他不善于打交道,他十几年默默无闻在做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也没有人管他。突然有天他说把2G到3G的算法打通了,我们马上在上海进行实验,这么一下,在无线电上领先爱立信,然后大规模占领欧洲,用到4G、5G,我们现在很厉害。我们领先了全世界,这就是数学突破,这个小伙子突破的。

如果不能领会这个道理,那做管理无疑是不合格的。

没有宽容,就无所谓管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瑕疵,有句话说得好,“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事实确实是这样。

人是复杂多变的生物,我们看人要看主流,要能容忍别人的缺点,特别是对管理者而言,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强调人胸怀的包容度。

而且不仅是管理,“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中最主要的是宽容”,任正非在访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学校与部分科学家、学生代表座谈的时候也讲过过安德烈的例子:

科学的道路是漫长的孤寂的道路,多少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才发现一点点真理。急功近利只有戏剧作家,才会写出科学家既会弹钢琴又会魔术般地出成果。我们要耐得住科学家的寂寞与无奈。就如我司5G Massive MIMO,起初没有人认同,搞了八年终于成功上市,成为核心竞争力。又如,2G与3G之间的算法打通,没有公司莫斯科研究所的小伙子安德烈默默无闻的几年,没有宽容,就没有华为的无线成功。

板凳一坐十年冷,科技创新不能靠急功近利,所以我们的大学讲台要放得下安静的书桌,我们要重视农村教育和基础研究。

同时,一个公司要能够保持宽容,给人才、天才证明自己的机会,要允许试错。任正非说过,在科学家人才领域,华为不搞田忌赛马,要有长远眼光。他有次去俄罗斯研究所就要求扩大数学家的规模,“人员吸纳延伸到博士和准博士,不一定全部都是现成的科学家,因为我们不知道十年以后将碰到什么问题,十年以后这些博士和准博士或许正好成长为我们需要的人才。”

科学家带上工卡还有KPI,KPI就泯灭了创新。

“我们现在对部门的考核已改变看你的战略贡献、当期贡献、人均贡献。当然对个人的考核也是如此,不是早期的看你晚上在不在办公室,也不管你做什么,还管一顿夜宵。这样的领导一定会末位淘汰的。”

在与俄罗斯研究所专家座谈的时候,任正非就强调了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他指出考核不能僵化和教条。

还是要长期主义,要有战略远见。当然,没有短期成功就没有长期成功的基础,远和近、长和短要辩证来看:

我特别喜欢俄罗斯人、俄罗斯科学家,你们都喜欢做特别挑战和需要有耐心的项目,这些项目可能5至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成功。中国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做眼前的一些题目,赶快成功,所以我们这样组合起来,就优势互补了。

这就是“长短结合,相得益彰”的道理。

所以一个公司要敢于创新,就不能是“工卡、KPI、朝九晚五”的管理模式,只要是认准的人才,就就要有好的管理氛围,能以成败论英雄,失败者都是伟大的英雄,即使走错路了,很多人也能锻炼出能力来,在别的领域做出贡献。毕竟创新就是探索,试错是难免的。

激发热爱和热情,才是好的管理和激励。

俄罗斯的数学为什么非常厉害?其精英教育机制和培养理念是有独特之处的。俄罗斯教学的模式就是注重因材施教,尽量发掘有天赋的学生,培养和激发这些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

既注重天赋,又强调兴趣培养,俄罗斯人深知孩子的真正的热情比知识和努力重要。

另外,俄罗斯的数学家也会从事数学的普及和教育工作,他们有培养下一代的使命感,他们也最擅长寻找同类,用最优秀的人去发掘和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想一想,如果是没有好奇心,缺乏热情,那一个人怎么可能耐得住寂寞,板凳一坐十年冷呢?如此,也就无所谓长期主义、厚积薄发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只要对一个事有热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且不断进步,那做这个事本身就是激励,也最容易出成绩,人类的创新和突破通常是由他们带来的。

总而言之,不管是管理企业还是管理自己,我们都需要注重内因才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