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用户的订单,都要去抢;也不是所有拼低价的商业大战,都要去参与;要敢于对那些只想要“更便宜价格”的用户说不,还要敢于向那种“盲目增长和无价值无利润”出货说不!
宁言||撰写
2025年,一大批家电企业要敢于慢下来!
这种“慢”,不是说让所有家电企业放慢经营的速度选择直接躺平,无视市场的竞争和消费的变化;也不是让所有家电企业放弃增长和发展的追求,选择收缩或退出,不再参与市场竞争和订单的抢夺。
相反,所说的家电企业主动“慢下来”,其实是一种主动调整经营节奏、竞争状态和竞争策略,以及经营理念。不要去继续搞盲目扩张,也不要参与没有价值、没有利润,甚至可能还会亏损的经营扩张与商战。
核心就是,所有家电企业通过将经营发展步伐先慢下来,再静下来思考新几个问题:一是,家电产业的未来,到底会是怎么样?企业又能如何应对这种变化?二是,家电市场的竞争与抢夺,接下来拼什么,又靠什么?企业又如何扬长避短?三是,面对一线市场的内卷与拼低价,有没有价值及能不能参与?并找到新的出路与机会?
慢下来的本质,就是要让家电企业能够静下来,重新梳理企业的竞争优劣势,重构企业的能力边界和业务模式等。比如说,企业在新一轮的家电产业动荡、洗牌和重组过程中,到底还能不能发展,有什么优势,又如何突破?事关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家电产业早就告别了“数量级增长”的时代,进入“质量级增长”的新通道,所有家电企业都不能依靠过去的“多卖多赚、薄利多销”策略,必须要掌握“打磨好产品、经营好服务”能力,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并创造更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产品功能与服务内容。
第二,家电企业过去所习惯甚至擅长的价格营销、概念营销、公关炒作等手段,在这个时代的市场竞争中不是没用,而是价值和功能衰减了,用户更需要生活化、体验化的分享和种草,以及身边朋友圈的分享。所以,经营的老手段呈现出较为严重的“投入产出比失衡”,导致企业的营收下滑、利润减少等问题突出且严重。所以,对于所有家电企业,是时候换一种活法和态度了。
正如一些家电经销商所说,“上来就问价格、一直盯价格波动,摆出‘不便宜就不买’态度的用户,基本就是一锤子买卖。家电产品是很成熟的工业化产品,价格悬殊不会太大,而且很多家电送货上门,还需要安装、设计,并不是买回家就能用,这些都是需要‘一分钱一分货’付出。卖一些偷工减料的特价机,看着是货卖出去也赚到钱了,但口碑和信誉就没有了,用户找麻烦都是轻的,以后就不找你了”。
可以说,摆脱内卷、避免拼低价的关键,就是家电企业要主动通过“慢下来”和“静下来”,特别是要通过对“慢”的重新认知,调整心态、节奏和步伐,加速一轮全新的经营结构调整、经营理念优化和经营手段创造。
首先,家电企业要掌握主动“踩刹车”的能力,彻底放弃规模化出货数量的增长赛道,将更多的精力、资源和力量,投入到一线市场的“经营质量”提升过程中,要让企业的市场营销团队,以及商业伙伴,真正能赚到钱,而不是简单“卖出货”。对于缺乏价值和意义的拼低价、恶斗等内卷,一定要主动退出和放弃。
其次,家电企业要敢于对过去的经验、模式和惯性,以及“经营舒适区”说不,敢于对那些没有利润、价值的投入及合作说不,敢于对只盯着低价的用户需求说不,要将经营团队与核心资源瞄准有价值的用户和业务,投入到“正确但艰难”的道路与变革之中,果断放眼未来的市场,不断倒逼自己从而构建新模式和新理念。
当前及未来,对于家电行业所有参与者(造家电、卖家电、修家电)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国补”政策退出后的消费被提前透支,以及市场恶斗与产业内卷的蔓延与扩大,而是此前早就习惯的“跑马圈地、低价促销、偷工减料、忽悠欺骗炒作”等打法,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没有可持续性,也没有竞争力了。
相比追求规模化出货的继续增长,如何能“慢下来”且“静下心”打磨产品与服务,研究用户,才是家电企业更重要的事业与任务!
声明: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