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DeepSeek“入侵”音乐平台:搜歌是其次,创作才是正职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青青 雷科技 时间:2025-02-21 17:04:24

DeepSeek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音乐平台上。

2月20日晚,网易云音乐发布24年Q4以及全年财报:2024年实现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1.1%;经调整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增长107.7%;毛利率由2023年的26.7%上升至33.7%。2月21日,截至港股收盘,网易云音乐股价大涨18.05%,盘中股价创52周新高,市值369亿港元(约合47亿美元)。

(图片来自富途牛牛)

会员规模的扩大是网易云在线音乐营收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2024年会员订阅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22.2%。会员订阅增加,离不开内容规模的扩充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其通过扩大内容版权合作,引入创新功能、完善个性化推荐,进一步加深用户参与度。

热门的AI也成了网易云音乐的创新工具,其宣布已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虽说网易云音乐此前已在音乐生产等环节应用AI能力,但DeepSeek的接入,无疑会成为加速其AI化的关键举措。同一时期,QQ音乐也在推动DeepSeek的深度融合。

而小雷的疑问是:能主动识别用户意图的AI助手,真能成为听歌识曲、大数据推荐之外的第三大搜歌渠道,解决用户的“歌荒”问题吗?除了音乐推荐外,基于DeepSeek的大模型能力,音乐平台到底还能卷出什么AI玩法?

音乐平台拥抱DeepSeek,意在音乐创作?

2月11日,QQ音乐宣布旗下自研AI助手已经完成对DeepSeek-R1完整版大模型部署,成为首个应用DeepSeek的音乐平台。

早在2024年,QQ音乐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AI虚拟人(斯达罗和艾音女士),可以和用户简易对话,支持找歌、音乐知识问答、功能跳转和聊天陪伴服务等。

事实上QQ音乐的AI虚拟人在当时就已经支持了找歌功能,此次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小雷认为目的应该是提高人机交互的上限,比如“更类人”之类的,或者说深度思考后的虚拟人能够输出更详细、更精确的回答。

(图片来自QQ音乐)

网易云音乐紧随其后,在2月18日宣布完成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的全能力接入,并集成到面向创作者开发的“音乐播客生成”和“对谈博客生成工具”中。

官方还表示,将会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整合自有AI技术能力,在歌曲智能推荐、音乐资讯搜索、用户歌曲定制等方面的服务会变得更全面、更个性化。

按理说DeepSeek-R1的优势不在于内容检索,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配合自己的网络曲库资源,甚至在AI检索方面可能还会有更多优势。不过这两个音乐平台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更适合DeepSeek的应用场景,那就是内容创作。

要知道DeepSeek毕竟是通过强化学习+奖励模型的模式下训练出来的,与音乐相结合,厉害的地方不在于它能更精确地匹配用户需要的音乐资源,而是能够更好地学习、模仿音乐,最后创作音乐。

强化学习模式下的DeepSeek更容易产生AI幻觉,根据Hughes的模型幻觉评估排行榜,DeepSeek-R1的幻觉率比表现最好的谷歌Gemini-2-flash高出20倍。

AI幻觉在日常使用和训练当中是贬义词,但在音乐创作上就是褒义词,天马行空,脑洞大开,艺术创作没有标准答案,DeepSeek-R1更有用武之地。换句话说,日常中的DeepSeek可能是个“神经质”,艺术创作里则会是个“奇才”,或者还可以帮助更多的0基础用户打造音乐。

QQ音乐还在微博当中发起了一个用AI生成歌词创作音乐的比赛,其实能够看出DeepSeek在音乐平台的一些发展方向。

(图片来自QQ音乐)

但在这之前,音乐平台接入DeepSeek,当务之急还是解决目前音乐搜索、推荐,以及人机交互方面的不足。

实测:歌曲推荐很智能,思考链画蛇添足

截止目前,行业还未出现第三家接入DeepSeek的音乐平台,只有腾讯、网易两家“财大气粗”的品牌率先动身。另外,或许是接入工作展开不久,网易云音乐的搜索暂时还没有提供DeepSeek深度思考的入口。

那么接入DeepSeek深度思考的QQ音乐AI虚拟人体验怎么样呢?小雷顺便体验了一下。AI虚拟人的入口没变,点进去后可以看到“斯达罗”跟“艾音女士”两个虚拟形象都默认接入了DeepSeek-R1的深度思考能力。

相比于之前的AI虚拟人,有DeepSeek加持之后的确可以分析更多抽象的用户指令。

(图片来自)

小雷问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让AI推荐一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或专注度的音乐。不同于官网,QQ音乐中集成的DeepSeek-R1的思考链,其思考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音乐和作曲家。

同样的问题在DeepSeek官网中,则不会出现具体的曲目,可以判断QQ音乐的DeepSeek-R1已经支持联网搜索。

如果曲库当中存在匹配的音乐,生成结果的最后则会出现曲目的快捷播放入口。小雷听了一下,基于DeepSeek推荐的音乐,基本上能够符合上面的需求,只是搜索结果不太多,且大多数是不带人声的“真音乐”,暂时不支持基于搜索结果生成歌单。

不过在思考链这方面,小雷认为有些争议,虽说思考链可以让AI的思考过程更透明,但搜索歌曲的目的在于快速获得与需求相匹配的结果,而不是看着AI一轮长达十分钟的“头脑风暴”后再输出,有些影响搜索效率。

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思考到一半就停止生成的情况,而小雷的搜索需求只是简单的“节奏感强,能消除疲惫感”的音乐。好消息是,对于国内流行的歌曲搜索,基于DeepSeek深度思考之后,准确度还不错。一些经典且有整理歌单的歌曲,QQ音乐不需要经过深度思考就可以生成结果。

如果是想要了解某些音乐的背景或者是其它音乐知识,基于DeepSeek-R1深度思考的结果的确,比如某一首串烧歌曲当中包含哪些曲目的片段,甚至会主动发散告诉用户某些曲目的创作背景,这一点倒是体现了DeepSeek的主动识别和发散能力。

(图片来自)

总体而言,从歌曲智能推荐/搜索这个角度来看,基于DeepSeek-R1深度思考的AI虚拟人还有一定的打磨空间。另外,长思考链展示在刚接触AI助手的时候会带来不少的新鲜,尤其是在音乐知识科普当中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过在智能推荐歌曲等快速输出的场景下,思考链其实可以适当地做省略处理。

DeepSeek大模型对于行业来讲可能都是新事物,接入热潮才刚刚开始,最大的挑战还是要跟自身资源和使用场景相互结合,光接入不优化,很难说不是“蹭热度”。

音乐创作全民化,才是AI最大的应用空间?

简单体验下来,即便打磨空间不小,小雷认为DeepSeek走进音乐领域和音乐平台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实说,音乐平台早就不是单一的音乐服务平台,更多的,它只是以媒体为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社交、短视频、播客、听书、动态分享,甚至是线上K歌等,充满社交属性。

音乐平台功能、曲库版权的扩张,似乎也离不开厂商之间的明争暗斗,否则网易云音乐也没必要发文“致QQ音乐”,更多的功能和玩法、更多的音乐版权,往往会决定谁的用户群体更庞大。到了AI时代,从AI虚拟人,再到集体接入DeepSeek,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第一时间吸引到用户的注目。

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推荐/歌曲搜索能否取代传统的听歌识曲和智能推荐算法,或者是成为音乐搜索的第三大方式,小雷还要打个问号,就目前来看,深度思考在这方面带来的优势还不明显,即便大数据算法不准,它依旧是获取新歌最快的渠道之一。

(图片来自mockup)

DeepSeek对于音乐平台更大的意义,正如小雷前面所说的,它在音乐创作上可能会有更大的潜力,毕竟音乐以及声音是AIGC生成的重要内容形式之一。此前市面上出现了一度声名鹊起的Suno AIGC音乐平台,由于没有跑通PMF(产品市场契合度)未能持续火爆。但基于AIGC技术,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可以开发一些有利于音乐创作者的辅助工具,又或者是针对普通用户推出音乐生成,比智能推荐好玩得多。

尤其是近期AI音视频生成意外走红,推动了行业向专业生产力发展,动手能力强的网友也会利用AI生成“整活”,可以想象,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集体拥抱DeepSeek,未来可能还会吹起一股“全民音乐创造”的风。

毕竟只是刚接入不久,服务体验和配套上还会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DeepSeek的上限虽然不在音乐智能推荐,但能挖掘多少潜力,还得看音乐平台自己。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