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AI生成)
2月20日晚间,凯立新材(688269.SH)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87亿元,同比减少5.53%;归母净利润为0.92亿元,同比减少18.27%;归母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0.85亿元,同比下降21.76%。
注意到,近年来凯立新材净利润震荡下行,由2022年的2.14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0.92亿元,降幅达到57%,和2023年的情况几乎一样,贵金属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下跌成为公司业绩下行的主因。与此同时,公司近几年在布局的氢能业务,还未能对公司业绩进行有效支撑。
核心业务拉低公司整体营收
作为贵金属催化剂行业龙头,上游原料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凯立新材的业务发展,并直接体现在其业绩上。受贵金属原材料价格下行影响,凯立新材业绩从2023年开始出现下滑,至2024年公司已连续两年营收、净利双降。
具体来看,凯立新材净利润在2023年突然大幅下滑,该年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1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8.95%,接近“腰斩”。
(Choice数据)
凯立新材2023年净利润骤降的主要原因就是贵金属价格下行,这导致凯立新材核心业务贵金属催化剂的销售陷入恶性循环。市场端,销售价格的下浮已经超过了产品成本的下降速速。根据财报,凯立新材贵金属催化剂销售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90%,该业务收入的降低直接拉低了公司的整体营收。
这样的态势延续到了2024年。
凯立新材在业绩快报中指出,去年营收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催化剂销售业务定价受贵金属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报告期内主要贵金属原材料市场售价较上年同期下降20.51%~24.61%,导致公司贵金属催化剂产品单价同比降低,由于该类业务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从而导致整体收入下降。
对于净利润下滑,公司方面表示除了毛利率较高的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减少外,因先进催化材料与技术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稀贵金属催化材料生产再利用产业化项目、催化氢化技术示范性生产平台项目完工投入运营,折旧及人员等运营成本增加导致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亦是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因素之一。
试图打开氢能第二曲线
目前,发展氢能已成为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凯立新材在行业竞争加剧、业绩承压的处境下亦在积极布局氢能领域。
在相关领域,凯立新材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早前,其通过投资陕西西创信诚信息技术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是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围绕商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开展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凯立新材认为,此举有助于公司未来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相关催化剂业务。
2024年9月,凯立新材宣布由控股子公司彬州凯泰作为实施主体,建设氢化丁腈橡胶产业化项目。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2亿元(以实际投资为准),一期项目建设期预计12个月,二期项目将视生产经营情况启动建设,预计建设期12个月。根据规划,若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凯立新材将新增3000吨/年氢化丁腈橡胶生产线。
但氢能业务到底为公司在业绩上的支撑有多少,目前公司方面并未披露相关信息。
而对于氢能业务发展进度,2月7日公司在互动平台上,就氢能源业务市场拓展是否顺利、销售上面是否已经正常有营收产生、未来有没有打算扩大氢能方面的投资额度,等问题进行了回复。
公司方面表示,公司氢能业务正在有序推进,布局的在研项目涉及制氢、储氢和氢能应用。其中,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正处于批量试产/试用推广阶段;储氢相关的新型有机液体储氢体系研发及产业化的在研项目正处于中试优化阶段;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铂炭催化剂的研发项目中,部分型号公斤级催化剂经过客户验证实现销售,已结题,部分型号仍处于批量试产/试用推广阶段。
不难发现,氢能业务要实现对公司强有力的支撑,尚需时日。
(本文首发,作者|杨欢,编辑|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