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超级“鲶鱼”杀到门口,中国储能企业应该跟特斯拉学什么?

IP属地 北京 编辑:冯璃月 蓝鲸财经 时间:2025-02-21 17:01:39

文|华夏能源网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获悉,近日,特斯拉40GWh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二座储能超级工厂。

在特斯拉的储能战略中,上海工厂是重要一步棋。在此之前,特斯拉受制于储能产能不足,随着上海储能工厂投产这个问题将不再成为问题。特斯拉方面表示:预计2025年能源系统装机量将实现至少50%的同比增长。

对于国内储能企业来说,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已经站在大门口。特斯拉这只超级“鲶鱼”的到来,会把已经习惯了“价格战”和“内卷”的中国储能行业搅得天翻地覆。

特斯拉储能产品要比国内产品贵很多,但丝毫没有影响特斯拉的出货量和占有率。2023年特斯拉已超过阳光电源(SZ:300274),跃居全球储能系统出货第一,全球市占率高达15%。

中国储能企业,可以从特斯拉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身上学习什么?

卖爆全球不一定靠“价格战”

在国内储能市场,价格战是储能企业奉为圭臬的法宝。企业间大打价格战,结果是大家利润越来越薄,行业哀嚎一片。wind锂电板块中83家上市企业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有45家企业亏损,有24家企业连续第二年亏损。

反观特斯拉,却走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其从不打价格战,始终保持着产品的高价格。

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今年年初,特斯拉一套2小时Megapack价格为102.86万美元(不含税与安装成本),单价约342.87美元/kWh,约合人民币2.23元/Wh。而在同期,中国电建2025—2026年度储能系统设备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候选入围供应商的平均单价仅为0.4687元/Wh。

特斯拉Megapack储能系统

虽然贵,但却丝毫没有影响特斯拉的出货量和占有率。

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时出货量为6.5GWh,到了2023年则达到14.7GWh,同比增长125%,2024年高达31.4GWh,同比增长113%。

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Mackenzie)发布的报告,2023年特斯拉以15%的市场份额,超过阳光电源(SZ:300274)跃居全球储能系统出货第一,2024年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特斯拉之所以能做到又贵又好卖,核心是两大原因:

其一,良好的产品品质带给客户高性价比。

在海外市场,特斯拉的产品优势非常明显。以储能系统Megapack为例,权威机构给出的评价是,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部署灵活,安全可靠,系统维护成本低。更强大的是,特斯拉提供长达20年的质保服务,国内的储能产品质保一般只有5到10年。

特斯拉面向家庭的Powerwall储能产品,同样深受客户认可。澳大利亚车主通过安装多台Powerwall为车辆供电,一个月能节省94%的电费。美国加州用户通过Powerwall储存电能然后出售给电网,一周就赚取了510美元(约合人民币3630元)。

其二,特斯拉强大品牌力带来的高溢价。

特斯拉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是其储能产品高价销售的重要支撑。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成功,为其储能业务积累了强大的品牌信任度,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较高的认可度。

相对而言,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整体还较弱。咨询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储能电芯领域,宁德时代(SZ:300750)、比亚迪(SZ:002594)、远景动力的客户认可度较大,与之相印证的是,这3家厂商在海外市场的出货量一直靠前。所以对于更多中国储能企业来说,不如把打价格战的钱用在品牌建设上,强势品牌将是储能企业最优质的资产。

技术创新支撑的强大制造能力

特斯拉储能业务的产品体系非常简单,目前主要有三种:Powerwall、Powerpack和Megapack,市场分别面向分别针对家庭、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及公共事业单位。

特斯拉的储能产品虽然比国内产品高很多,但其也在不断降本,相比欧美市场同类产品的性价比要高很多。特斯拉官网显示,今年2月份,2小时的Megapack储能系统单价在100万美元左右,折算人民币约为1.97元/Wh,相比于2023、2024年以及今年1月份的报价又有所下降。

特斯拉的降本能力,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制造能力,背后则是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

特斯拉Megapack外形如同白色集装箱,重近40吨。别看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却科技范十足。在国内,储能系统最为重视硬件,也一直被认为是技术含量极低,甚至将其与“攒电脑”相提并论。但是,特斯拉的系统集成却是以软件为核心。

特斯拉储能产品的BMS和EMS做得非常优秀。其BMS能够高效监控和管理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延长电池寿命并确保安全性;EMS通过控制算法能够实现电力的高效转换和分配,确保储能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特斯拉Megapack的电芯全部是定制化,这是为了能与BMS实现更优秀的匹配。另外,特斯拉还为电池模块匹配了专属逆变器,内含集成安全系统、专业监测软件等,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其Megapack电池还可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进行实时更新。

基于优秀的软件系统,Megapack储能系统机具灵活性,可随时与电池模块、逆变器和温度系统集成安装。特斯拉还积极引入AI技术,通过该技术,运营商可迅速将分布式储能箱整合为虚拟电厂。在美国加州,特斯拉就将200台Megapack组成的虚拟电厂,单日最高向电网输送78万度电,相当于一座中型燃气电站的峰值出力。

华夏储能注意到,目前,国内优秀的储能系统集成商也开始注重软实力,开始加大拥抱新技术。在去年4月,海博思创(SH:688411)发布了2024全新AI赋能的储能产品和全场景解决方案;阳光电源开发的AI数字化平台也支持储能系统的远程监控、运维以及充放电策略优化等。

面向全球的供应链体系

2019年,特斯拉在上海建汽车超级工厂,创下的“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2024年特斯拉上海建储能超级工厂,5月开工建设,12月份就竣工验收,历时仅7个月。

在海外建超大项目,特斯拉凭什么跟玩似的?这其实源于它建立的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特斯拉能将储能产品卖到全球,并保证按时交付,还提供长达20年的售后,同样离不开其高效、安全、自主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本土化是特斯拉打造供应链体系的一大特点。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例,其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签约本土一级供应商超400家,其中60多家进入全球供应链。供应链本土化优势直接拉动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也让特斯拉实现了产品的自主、可控。

分散供应是特斯拉打造供应链的一个重要原则。以储能电芯为例,最早,特斯拉的供应商为LG新能源,在2021年,又引入宁德时代,到了2024年底,又与亿纬锂能(SZ:300014)达成储能电池供货协议,后者将在2026年开始向特斯拉供应储能电池。

此外,与供应商深度绑定也是特斯拉构建稳固供应链的重要做法。例如,宁德时代是特斯拉的储能电芯的供应商,除了供货外,两者还展开了多种合作,如合作开发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等。去年年初,特斯拉还计划在美国内华达州斯帕克斯市开设一家小型工厂,并从宁德时代购买设备,用以提高Megapack的产量,同时将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转移到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还一直强调“与供应链共生共赢”的理念。去年年底,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表示,2024年,(特斯拉)对供应链伙伴的付款周期比去年又缩短了,现在只需要90天左右。相对而言,国内一些厂商的付款周期普遍在180天以上,甚至长达300天,供应商对“要账难”普遍性头疼。

如今,中国储能企业已全面走向全球,Infolink Consulting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排名中,中国企业强势霸榜前九名。全球化的中国储能企业,需要面向全球的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支撑,特斯拉有现成的作业可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