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信息显示,奇瑞集团于近期成立了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智界新能源”),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余久锋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智界品牌想要生存,势必需要奇瑞集团给予一定程度的资源倾斜;叠加奇瑞内部关系复杂等因素,倘若智界不单独拆分出来,未来或将面临诸多问题,甚至会影响后期的汽车交付。
作为华为智选与奇瑞集团合作的产物,身披“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四大汽车品牌之一”荣光的智界汽车自诞生起便承载着殷殷期盼。但首个车型智界S7因交付困难铩羽而归,直到新车R7的发售,品牌的市场声量才有了起色。
智界汽车时至今日仍在探寻智界S7的销售出路,但显而易见,市场留给智界试错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一、高开低走,交付超期拖后腿
按照上市时间进行划分,智界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实际走在“鸿蒙智行系”的前列,华为、奇瑞这“两棵大树”对智界投入的心血也可谓不遗余力。
奇瑞集团早在2022年就成立了智界项目,后续更是专程打造了智界事业部,用于负责智界品牌的产品设计开发、质量、采购、制造、服务等研产销服一体化管理,前后累计投入的资金高达数十亿。
2023年11月,智界旗下首款车型智界S7面世,同时也吹响了华为进军纯电轿车赛道的号角。在新车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满怀信心地喊出了“比优秀更优秀”的口号,并宣称其即将超越特斯拉Model S。
据官方信息,智界S7首搭鸿蒙4(HarmonyOS 4)智能座舱和华为智能驾驶系统ADS2.0,预售价格25.8万起,“年轻人买得起的豪华车”的定位吸引了不少用户,仅上市当天就收获了5000个以上的“大定”订单,后续订单量很快突破2万辆。
但遗憾的是,智界汽车最终未能将这波声势浩大的流量转化为实际销售量。究其根本原因,是本该按期交付的智界S7却旁生了“产能不足”的枝节,最终不得不延期交付,还伴生了交付顺序混乱的问题,引起大批车主的不满。
迫于外界舆论,华为方面解释称“智界S7采用了全新的平台、供应链和技术,但由于产品初期良品率未达到大规模量产的标准,因此部分零部件及软件供应出现了延误”,奇瑞亦补充是因工厂尚未完成线下测试,车辆便提前交付所致。
尽管华为主动提出了“智界S7交付超期,车主将按每天200元,最高1万元获得补偿金”的补偿方案,但对于一家初出茅庐的品牌来说,因量产问题导致的交付延期,无疑为其技术能力和竞争实力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基于此,智界口碑与销量的“断崖式下跌”似乎成为了必然。根据“车主之家”发布的数据,智界S7上市首个完整月(即2023年12月)的销量只有784辆,2024年1月和2月的销量也仅为604辆和794辆。
二、重整旗鼓,销量困局难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交付延期”的风波下,外界开始猜测华为与奇瑞的合作并不像想象那般顺利,双方长期处于造车话语权的博弈状态,甚至流传出了有奇瑞高管因二者合作冲突引咎辞职的消息,直指华为“太过强势”。
不过,奇瑞集团的新闻发言人金弋波很快出面澄清称网上传言并不属实,双方合作顺利,高管离职也并非因为合作项目的原因。在此后,奇瑞还主动将智界事业部升级为独立事业部,以提升智界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华为自然也没有放弃对智界汽车的投入,在2024年4月的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宣布了智界S7的二次面世,其中入门款和顶配版的售价均下调8200元,入门款的电池容量则由60kWh提升至82kWh。
对于外界关心的新车交付问题,余承东在活动上公开承诺新款智界S7将开启海量交付;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也现身发布会现场,表示二者将智界项目视为第一优先度项目,目前新工厂已可实现“1分钟下线1台车”的水平。
通过“加量不加价”模式卷土重来的智界S7,终于摆脱了销售不振的魔咒。“车主之家”数据显示,该款车型2024年4月、5月的销量分别为5012辆和5021辆,以翻倍增长的态势“扬眉吐气”。
但正当外界以为智界汽车有望步入稳增长的正轨时,现实却给了该品牌重重的一击。“二次上市”仅过了两个月,智界S7的销量便出现腰斩,2024年6月、7月的销量分别降至2306辆和1541辆,8月更是进入单月销售425辆的低谷。
即便在“金九银十”的汽车销售黄金期,智界S7于10月达到了月销量7397辆的新高,但其次月销量又很快回落至315辆。如乘过山车般的销售波动始终如影随形,最终化作了笼罩在智界汽车头顶的一篇阴云。
余承东在7月的一次直播对话时也坦言,智界S7现阶段的销售表现的确难称理想,但背后的主要原因并非其技术实力不过关,而是智界品牌的营销能力相较其他车企还有很大差距,没能在市场上构筑强悍的品牌力。
三、异军突起,S7出路仍待解
直到2024年9月,苦等多时的智界汽车终于迎来了突出重围的契机,令余承东直呼“智界品牌崛起”。只可惜,这位打出智界名号的“功臣”,并非智界S7。
基于扩充产品矩阵的考虑,智界汽车于2024年9月推出了第二款车型智界R7。这款车型定位纯电轿跑SUV,25.98万元至33.98万元的官方指导价略高于智界S7,但却在市场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反响。
为了不再重蹈交付延期的覆辙,奇瑞集团方面主动宣布“哪怕让出奇瑞的产能,也要确保智界R7的交付”。有了奇瑞在生产端的保驾护航,智界R7开售一个月后累计大定就已突破3.8万台,交付量也突破了1万台。
2024年11月和12月,智界R7的销量分别为11086辆和15903辆,累计交付28969辆,而智界品牌2024年的销售总量为57956辆。也就是说,智界R7仅用了两个月便占据了品牌销售的半壁江山,甚至能与智界S7一整年的销量相匹敌。
鸿蒙智行于今年2月初发布的2025年的首份销量报告显示,智界R7在1月交付新车11418台,成功实现了上市4个月累计交付突破4万台,摘得25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SUV的销售桂冠,一时风光无两。
相比之下,同属于智界品牌的智界S7却没有在文章中被提及。而对于S7未来的发展路径,华为与奇瑞给出的答卷也是相当出人意料——二者正在积极推动智界S7的改版,计划进行第三次上市。
据智界汽车官方公布的“智界新S7”相关信息,全新的智界S7丰富了车身的颜色选择,搭载ADS 3.0端到端类人智驾和鸿蒙座舱,入门款的价格甚至下探到了22.98万元,首销期还可享受5000元定金抵8000元尾款的权益。
目前智界新S7已正式开启全国交付,首批交车仪式在深圳举办,但截至发稿并未对外公布实时销量。再度改版能否为这款被网友戏称为“一剑磨三次”的车型带来转机,还有待市场观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趋于白热化,稍有不慎便存在出局的风险。智界汽车要想实现品牌力的全面升维,产品本身的技术质量与品牌积累的运营管理经验缺一不可。
贝多财经
作者:多客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