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一口价12.78万起,迈腾一口价14.98万元,索纳塔一口价11.98万元……曾经是合资“最后的倔强”的B级车,也相继迎来一口价。
而在B级车之前,“一口价”模式更是卷过竞争更激烈的A级车和紧凑级SUV市场。
当合资品牌集体掀翻“遮羞布”,以 “一口价” 重塑车市规则。这场“价格裸奔”到底是诚意满满?还是市场倒逼下的断腕求生?
(1)合资品牌集体“掀桌” 一口价扎堆上阵
持续关注车市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一口价”这种模式,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了。自去年上汽通用率先推出“一口价”模式开始,已经有别克、凯迪拉克、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多家主流合资和豪华品牌跟进了这种模式。
尤其是,如果你今天才突然从2020年穿越过来,看到这样的“一口价”海报,你甚至会以为合资车企干不下去了?
据DeepSeek的不完全靠谱统计,和5年前相比,合资A级轿车价格降幅达4-9万元,部分车型更是已经直接腰斩;热门B级车如雅阁、迈腾等,如今价格早已杀入15万元区间,主流合资B级车普遍降幅都有8-10万元;合资紧凑级SUV降幅普遍在6-10万元左右。
而在各大车企“一口价”推出前,经销商普遍存在各类型的“清库价”,“优惠价”等等,尤其是当年武汉“12万买C6”事件之后,经销商指导价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既然传统价格战打不动了?那就换张桌子重新开牌!起码,比起遮遮掩掩的“指导价”,贴地气的 “一口价”,更真心诚意。
(2)价格透明化是阳谋,但阳谋背后有生死局
合资车价近年来的不断下降,最主要原因还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新一代更有竞争力产品的到来。在此之前,以价换量苟下去,用价格空间换取更多的改革时间,几乎是破解这场“生死局”的唯一出路。
从一线市场的运行反馈来说,“一口价”推出后,经销商普遍收到了不错的正反馈。譬如,某日系品牌销售表示:“销售话术主打‘省时省力’,年轻客户接受度高。”“厂家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增强竞争力的同时显得诚意满满。”但也有销售表示:“价格透明了,但客户砍价DNA动了怎么办?”
据观察,面对这种“一口价”这种全新模式,刚需型的客户普遍反馈比较好。但也有部分已经习惯了“砍价”的客户,需要去重新适应。这就导致了在一线实际操作中,经销商会面临一些新的难题。
此外,对于一个大型城市存在多家不同经销商的品牌来说,那些选址相对偏僻的经销商,则可能在“一口价”政策中失去了过去价格优势。
对车企而言,“一口价”是价格透明化的阳谋。可以很大限度地避免经销商内耗,同时也能告别“看人下菜碟”,向用户体验更好的销售模式靠拢。
(3)功夫拍案
“一口价”的本质,其实是价格的透明化。虽然能缓解焦虑,但根治不了合资品牌的“内功不足”。
但对处于“守势”,产品力暂时不占优的合资品牌来说,积极自救,借危机推动自我革新,则仍是非常务实的举措。
毕竟,活下去,才有翻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