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金角财经 角爷
没想到,百果园的苦日子,来得这么快。
百果园近日发布2024年业绩预报,预计全年亏损3.5亿元至4亿元,而2023年同期则为盈利约3.62亿元。
业绩预报还透露称,截止2024年12月31日,百果园加盟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的6081家减少至的5116家,一年内关店近千家。值得一提的是,百果园2024年半年报显示加盟门店还有6011家,也就是说光下半年门店就少了895家,日均闭店4.86家。
而就在更早一年的2023年,百果园历经四次冲击IPO,成功登陆港交所,坐实了“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的名头,也正是在当年规模达到巅峰。上市才刚满两年,百果园就业绩大崩盘,变脸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短短一年的时间,从巅峰跌落谷底,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让百果园的故事讲不下去了。
口碑塌了
百果园的生意经,总结起来四个字:高端水果。
高端的意思有两层:质量好、价格贵。前者积攒口碑,成为后者的底气,如果质量不够好导致口碑不好,百果园的价格就卖动了。
而百果园自身面临的最大危机就在于:口碑塌了。
2024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曝光百果园门店存在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随意定义车厘子等级等乱象。根据报道,记者应聘百果园武汉银海雅苑门店的店员岗位,门店店长在面试中表示虽然记者没有拿到《食品健康许可证》,但也可以马上上岗。
工作期间,记者发现店内小型冰箱存有不新鲜、腐烂的水果,店员趁没有顾客时将腐烂的苹果、橙子制作成高价果切,甚至称之为:“化腐朽为神奇”。
报道续称,根据百果园规定,车厘子按大小可以分为J到JJJJ四个等级,其中J的车厘子售价为每公斤181.8元,JJ的车厘子售价为每公斤198元,JJJJ的车厘子售价为每公斤318元。但记者在门店工作期间发现,车厘子等级几乎是由店员随意决定的。
新闻曝光后,百果园官方发布声明回应称,对该涉事加盟店进行停业整顿、全面彻查的处理。公开数据显示,百果园以加盟模式为主,加盟模式占比高达99.8%。
对加盟店管理不力,已经对百果园的口碑造成多次伤害。2022年,有科普博主发布视频称,在暗访百果园门店时,发现有门店工作人员不仅售卖隔夜果切水果,还把即将变质的水果进行切块售卖,随后百果园也发文承认问题;2023年11月,百果园上海子公司因销售的翠冠梨农药残留超标,违反《食品安全法》,被罚款9.38万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针对百果园的相关投诉达到2900条,大多集中在价格背刺、售卖坏果、商家不予退货等问题,其中水果品质投诉居多。
这些负面事件对百果园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让消费者开始质疑其“高端”定位的真实性。
面对口碑崩塌带来的连锁打击,百果园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聘请知名演员杨幂作为"美好生活大使",试图通过明星效应来提振销量和品牌形象。
但目前来看,这一策略的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杨幂代言百果园并没有给公众留下特别的印象,远不如当年那句“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的魔性广告语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在消费风向的变化下,百果园也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在去年下半年开启“高品质高性价比”口碑战役,躬身进入水果价格战的战场。
社区团购冲击波
百果园转身走向性价比,才发现这里已经强敌环伺,对手并不是另一家水果店,而是社区团购。
最大的冲击来自朴朴超市。朴朴超市的“30分钟达”服务覆盖生鲜、日用品全品类,“手机下单买水果”的场景需求,成为朴朴超市蚕食百果园市场份额的噩梦,而百果园门店仍以到店购买为主,线上收入占比仅3.2%且毛利率为负。
与此同时,朴朴超市的水果也更具性价比。以智利车厘子为例,售价仅为百果园成本的70%,而频繁推出的“9.9元/斤芒果”“0.99元/斤香蕉”等爆款,不仅直接冲击百果园的高单价产品,也比百果园的平价系列更加实惠。
背后的原因在于两者的成本控制差异。
百果园耗资23亿元打造的29个冷链仓储中心、2800辆冷藏车组成的供应链网络,能够实现泰国金枕榴莲从枝头到门店72小时直达,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远超行业15%的平均水平,但在社区团购"以销定采"的预售模式下,朴朴超市等竞争对手的损耗率已降至3%,且无需承担冷链仓储的固定成本,再叠加供应链规模效应,朴朴超市能够提供远低于百果园的零售价。
与此同时,朴朴超市还通过自营品牌(如优赐、鲜跃)强化品控,自有品牌占比提升到15-20%,进一步提高了毛利率。2023年食品安全投诉量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3,这与百果园频发的投诉又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挤压了百果园的市场份额。
平价水果更便宜,优质水果也不差,朴朴超市通过三大战役:成本、效率、品控,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基本瓦解了百果园在供应链上的护城河,甚至要走性价比这条路,百果园原有的供应链优势反倒成了阻碍。
百果园2024年战略会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计划在县域市场新增5000家加盟店,并推出6.9元/斤的"黄金果粒"平价系列,这剂猛药引爆一系列冲突:
首先是现有供应链体系难以支撑采购成本下降40%,导致品质滑坡风险。2024年4月市场监管抽检显示,"黄金果粒"阳光玫瑰葡萄农残超标批次达12%;
然后是渠道冲突加剧,平价产品与高端门店定位产生强烈冲突,部分核心商圈门店月租金成本达18万元,难以承受客单价持续走低;
进而冲击原有加盟商信心,新推出的"零加盟费"政策吸引大量新手入场,但单店投资回报周期从2年延长至4.5年。
百果园的自救,目前看来胜算微弱,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趋势逐渐扩大,在百果园的相关投诉中,也随时可见消费者对朴朴超市的认可。
更严峻的是,战场上又走来了更强大的对手。
游戏规则变了
从门店分布来看,百果园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地区,而朴朴超市的大本营正是华南地区,但放眼全国,正有一头猛虎从华北地区南下。
背靠美团的小象超市,原本核心地区是北京,但近期有报道称,“春节之后要打上海和深圳”,这是小象超市主动吹响进攻的号角声,其底气来自迅速扩大的规模体量。
外界预计朴朴超市2024年GMV为300亿元左右,预计小象超市年营收约381亿元(按700个前置仓、单仓日均2300单、客单价65元推算),已经实现后来者居上。
小象超市之前叫美团买菜,最开始是学习叮咚买菜,是以生鲜为主的小型前置仓,到了2021年,美团决定转型学大仓模式,到23年美团买菜改名小象超市,这代表其定位由“买菜”升级到“超市”,也意味就是瞄准朴朴超市开战。
而在成本与效率上,小象超市充分利用了美团的规模优势。单仓筹建成本约200万元,显著低于同行;依托美团流量资源,新仓50%用户来自美团平台,配送成本通过兼职骑手(三七配)优化。
更可怕的是,小象超市不仅有美团的流量骑手扶持,还有大数据分析。美团闪电仓已经超过3万家,什么区域有多少即时零售消费者,消费者会选择什么样的商品,消费者有什么特征,美团具备这些数据,小象超市可以用这些数据选址,选品,营销,这也能帮助提升小象超市的竞争力。
小象超市甚至还有高科技加持。在研发无人仓系统,用机器自动完成上架、拣货、打包等动作,如果成功,这能大大降低仓内履单成本。另外美团在无人配送方面投入很大,无人机配送已经完成20万单,无人车配送已经完成400万单。无人仓加无人配送组合,让小象超市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小象超市身上,美团的成本、效率、执行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布局上也更具进攻性。
朴朴超市曾经提出“慢就是快”策略,对进入新城市很谨慎,目前只进入了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佛山这7个城市。
小象超市之前和朴朴超市一样,对进入新城市很谨慎,但在北京等城市彻底跑通并拿下第一之后,开始加快步伐,新进入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南京、天津、长沙等城市。
这对身处华南的朴朴超市来说,危机正在逼近,而对于华东的百果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小象超市在打法上借鉴了朴朴超市,但在成本和效率上更胜一筹,只会更快摧毁生鲜水果这门生意的格局。
那么,百果园未来的生存空间在哪里?我把这个问题抛给DeepSeek,它给出了三个方向:
一是重塑差异化定位。百果园的核心优势在于水果品类专业度与全球直采能力,若能强化“高端精品”标签(如有机水果、独家品种),仍可吸引对品质敏感的用户。这一点如今毁在了口碑上,百果园要重建“高端水果”的口碑,并不比转身性价比的难度低。
二是守住核心区域优势。小象和朴朴目前分别聚焦华北、华南市场,百果园若能巩固区域优势(如华东、华中),仍可维持局部竞争力。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何况小象超市正在大步扩张。
三是线上转型与供应链优化。百果园线上收入占比仅3.2%,需加速布局即时配送(如与美团闪购合作),同时降低损耗率(目前5% vs 朴朴3%)以提升利润空间。听上去,还不如卖给美团,可是美团已经有了小象超市。
百果园的快速崩塌,当然有自身的原因,但也折射出当下零售业的集体阵痛,当"消费升级"叙事让位于"性价比战争",当全球供应链优势被社区团购的流量算法解构,本质上是商业模式的一次彻底重塑。
曾经定义行业标准的百果园,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游戏规则,只是这一切就像龙卷风一样,来得太快太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