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并不难,就连一只停摆的时钟,一天也会对两次。
可真正难的,是如何从过去“赢家”的固有经验中跳脱出来,因时制宜,自我变革:近期,百度就经历着一场剧烈的变革。
DeepSeek横空出世后,百度似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直面变化,并接连宣布文心一言将全部免费、上线深度搜索功能,百度旗下的搜索、地图、小度等都已接入了 DeepSeek。
如此“推翻过去”,决心和勇气缺一不可。
不过,和百度这一场全面变革同时显露的,还有2月18日,百度2024年财报中传递出的不同信号——
事实上,对目前正处于蛰伏期的百度来说,除了自我革新后可能存在的更多机会,困难与挑战同样如影随形。
百度蛰伏
此次财报的多项关键数据显示,2024年的百度,仍处在漫长的蛰伏期与剧变前夜。
2月18日,百度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后,李彦宏回应了财报会上多方问题,并表示,2024年是百度从以互联网为中心向人工智能为引领转型的关键一年。
可在这关键一年里,百度的整体营收表现,或许谈不上强劲:2024年,百度营收1331亿,同比减少1%。
2024年第四季度,百度营收则为341亿,同比下降2%,连续多季度下滑。
与增长陷入停滞不同的是,2024年百度盈利表现,则相对乐观:2024年,百度净利润为238亿,同比增长17%,超过市场预期。然而,相较2023年度高达168%的增幅,百度盈利效率却也开始放缓。
营收不济,利润大增的背后,其实来源于成本控制——我们了解到,过去一年,百度营销侧持续进行人员优化,而拉长视角,自从财务线高管负责MEG以来,一直在强调“降本增效”。
于此同时,百度的蛰伏,也集中反映在其主营业务上。
事实上,百度的在线营销收入一直是百度的传统强项,也是其营收核心。早些年,百度的在线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一度可高达90%以上。可随着近些年百度业务线的丰富,其比例也有所下降。不过,近五年来,百度的在线营收收入平均占比,还能维持在75%左右的较高水平。
可到了2024年,包含百度新搜索、百度文库、百度电商、文小言等产品在内的在线营销收入占百度总收入近七成,达730亿,却同比减少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百度当下已经全面拥抱AI,可从财务数据上看,对广告具有强依赖的百度,不可否认的是,其目前广告业务正承受着多重的压力。
不管是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还是搜索业务因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革新挑战,以及AI原生搜索正重新游戏规则等综合影响下,百度的基本盘,难免受到持续冲击。
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百度在线营销营收179亿,同比减少7%。并且,该项收入已连续三季度同比减少,表现较为疲软。
此外,构成百度营收重要一环的爱奇艺,受限于爆款作品的缺乏,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在2024年第四季度,其收入也同比减少14%,为66亿,全年营收和利润表现也双双下滑。
2024年百度销售成本为661亿,同比增加2%。销售微增,那么为了控制成本,只能把余力放在砍研发上。2024年第四季度,百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2%,全年研发费用221亿元,同比减少9%。
好在百度当前现金流还相对充沛。2024年底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制资金及短期投资为1391亿,对百度后续的战略调整,留下了充足的斡旋空间。
剧变前夜?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百度三大营收板块中,表现最为出众的,则是以百度智能云业务为首的非在线营销收入。
数据显示,2024年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为317亿,同比增长12%,四季度,百度非在线营销营收为98亿,同比增长18%。
尽管,目前百度智能云业务尚不能完全挑起百度营收增长的大梁,可持续可喜的变化,仍在同步发生着。例如,在2024年第四季度,智能云业务收入就同比增长至26%。
而在云智能、云驾驶等业务上可圈可点的表现,也让百度的未来,有了更多可能。
一方面,2024年,百度智能云AI相关收入同比增长近3倍。
在2024大模型中标项目中,百度智能云在中标项目数、行业覆盖数、央国企中标项目数三个维度,均获第一。并且,在今年1月发布的通用大模型厂商中标排行榜中,百度获中标项目数量和中标金额的双第一。
另一方面,百度AI领域的进展也颇有成效。例如,2024年12月,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达16.5亿,百度文库AI MAU则达到9400万,同比增长216%。
而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方面,作为先驱者的百度,凭着早期布局结和技术先发优势,也取得了大量实践推进。截至2025年1月,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全国累计提供超900万次的乘车服务。2024年第四季度,萝卜快跑提供的自动驾驶订单为超过1.1百万单,同比增长36%。
对此,李彦宏表示,2025年是萝卜快跑重要的扩张之年。
不过,比起这些数据增长,百度的“剧变”内因,或许还在于战略上相对坚定的取舍,以及展露出的决心。
2023年,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大模型,动作迅速。
可到了当下,随着DeepSeek横空出现,挑战浪潮持续高涨。此时,百度竞争对手的名单,则越拉越长。
为此,如何实现自我革新,则更加考验百度管理层的智慧。
近期,随着百度宣布文心一言全面免费,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户均可体验文心系列最新模型,加上文心一言上线深度搜索功能,以及百度旗下的搜索、地图、文心一言、小度等都已接入了 DeepSeek。
面对行业冲击,李彦宏率领的百度,也开始对开源、闭源模型有了新的看法。
甚至,百度正在以一种趋近于“自我打脸”的奔放转变,并不惜推翻了李彦宏对于开源模型的固有看法,正式进行了一场自我变革。
只有输赢,没有借口
不过,面对未来不止有机会,挑战也将是百度的另一大关键词。
尽管,百度当下的战略转向和技术布局,已经初见成效,可对百度来说,其在收入结构上,对广告的重度依赖症,很难在短期内彻底缓解。
并且,为了全面拥抱AI,百度势必将继续进行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此时,一旦百度的传统搜索广告,继续受到诸如短视频、友商AI搜索的冲击和挤压,那么,转轨期间的百度,或许将陷入一种可以预见的被动。
此外,随着百度核心产品月活增长的相对乏力,百度多年来的流量侧暴露的隐患,或许也将引发百度在搜索基本盘上又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例如,随着腾讯开始接入DeepSeek,并持续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后,微信这一个拥有超10亿用户的超级应用,若其AI搜索功能一旦磨合成熟,或许将对百度搜索业务的基本盘,造成最为直接的威胁。
事实上,过去几年,百度搜索的市场份额其实正在持续萎缩:数据显示,若以国内市场为例,百度市场份额已经从2021年的86.82%逐步降低至2024年的60%。
从这一点上说,近期百度受到冲击、并围绕DeepSeek展开的种种动作,既是自身战略的调整,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改变,或许,更是百度对过往策略的密集反思。
先前,面对质疑,百度李彦宏谈及DeepSeek时,曾表示:“创新是不能被计划的。你不知道创新何时何地到来,你所能做的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如今,在免费、开源、全面接入DeepSeek等关键转变后,留给百度管理层的深层次考验,或许是如何保持耐心。
而从这点上说,百度在2025年的AI豪赌,只有输赢,没有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