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跳槽上市公司后,这位保代仍躲不过追责,董秘职位也丢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唐云泽 财联社 时间:2025-02-20 17:30:28

2月20日讯(记者 赵昕睿)在资本市场监管日益趋严的当下,一起证监会对投行人员跨机构追责的罚单引发了广泛关注。

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富技术”)于2月1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张锐收到证监会下发的一起行政处罚决定书。究其被罚原因,因原任职公司在某项目财务顾问业务中存在核查未勤勉尽责的情况,证监会对相关单位和项目主管人员出具了决定书,其中对张锐给予警告并处以8万元罚款。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相关规定显示,任职董事会秘书不得存在的情形之一包括“最近三十六个月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若出现相关情形,上市公司需在事实发生起的一个月内解聘董事会秘书。锦富技术在公告中表明,将于一个月内选聘新任董事会秘书。

被罚保代来自哪家券商?

被罚人员的投行背景成为罚单焦点。过往履历显示,张锐曾任平安证券投资银行部、华林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华创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董事,以及渤海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自2022年加入锦富技术,张锐于7月2日被公司聘任为财务总监,时隔一月多,又于8月29日公告兼任董事会秘书,开启了从投行到上市公司的职业转换,但未曾料到的是,投行 “旧账” 在此时被翻出。

如罚单所说,此次被罚源于一起历史项目,且监管对相关单位也出具了上述决定书。记者留意到,在张锐被处罚前,曾任职的渤海证券于同月因同一事项收到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

罚单显示,证监会对公司历史上担任的有关财务顾问未勤勉尽责案进行了立案调查,并已调查、办理终结。证监会认为,公司在开展财务顾问核查工作中,存在未勤勉尽责的情况,违反了相关规定。最终,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56.60万元,并处以169.81万元罚款。共计罚没226.41万元。

综合两起罚单,渤海证券与张锐均因历史上在财务顾问项目中未勤勉尽责被处以不同数额的罚款。这一机构与人员 “双罚” 的举措,旨在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提升项目执业质量水平。更是凸显监管全链条问责机制。

需注意的是,张锐被罚后,根据相关规定则无法再担任董事会秘书一职。但张锐除兼任董事会秘书以外,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一职。

监管对历史执业瑕疵追溯到底

近年来,投行业务竞争加剧,“僧多粥少” 的局面促使不少投行人士转换赛道,投身上市公司。

由于投行人士精通企业资本运作、投资风险管理等领域,能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他们对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有深刻的认识,而恰巧这些对于上市公司的运营、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至关重要。

据公开数据显示,在5395家上市公司中,至少有近200家公司现任董秘有过投行任职经历。就2024年来看,从投行转行到实业担任高管职位的已有数十位。这其中包括亚光股份财务总监胡富真 、清溢光电财务总裁任新航、兆威机电董秘牛东峰、三未信安董秘张玉峰 、麦迪科技财务总监梅皓、煜邦电力财务总监李化青 、宝鹰股份董秘刘成、天合光能副总裁朱文瑾等。

在众多投行人员涌入实业的浪潮中,像张锐这样跳槽后被监管跨机构追责的案例虽不多见,但影响深远。张锐早在 2022 年就已离开证券行业,却在时隔 3 年后因历史执业瑕疵收到处罚决定书。这一事件进一步打破了业内 “离职即免责” 的侥幸心理。

该案件表明监管部门对从业人员历史执业瑕疵追溯到底的坚决态度,为整个行业树立了警示标杆。未来,投行从业者无论身处何处,都需对自己的执业行为负责,严守合规底线,才能在资本市场稳健前行。

(记者 赵昕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