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网上曝出长安与东风两大央企将重整的重磅消息之后,有关于该事件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而在近期,又有一个大瓜爆出,而这或许标志着长安+东风重组将进入倒计时。
2025年2月17日,相关媒体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兵装集团)官网获悉,原东风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治平正式调任兵装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目前,这一消息已经得到了东风集团方面的确认。
众所周知,央企之间的领导轮换是常有之事,长安、东风和一汽这三家央企的领导轮换更是稀松平常。就以上述事件的主角周治平来说,在此之前他还曾担任过兵装集团职工董事,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南方资产副董事长、总经理以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裁等职位。只不过在如今这一时间节点,在东风集团仅任职11个月的周治平便转任兵装集团,并担任集团二把手,再结合此前兵装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的重组公告,我们有理由怀疑,周治平的此次调任,或是两大央企后续重组的一个重要信号。
从周治平的履历不难看出,在兵装集团以及诸多汽车央企中担任过多个要职的它着实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其中他所履职过的长安汽车、南方资产等均属于兵装集团全资子公司,而兵装集团和一汽集团等则均属于国务院国资委全资持股的中央企业。虽然周治平在东风汽车集团的任职时间较短,但是近一年的时间也足够让他对于该集团的情况有一个基础认知,个人预测周治平将在本次重组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在周治平调任兵装集团的同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步发文,再次重申了加快央企重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中指出: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深入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以上种种动作,无疑是在为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重组做铺垫。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两大央企的重整细节,并回答了大家在当时的两个主要疑问,其一是这两家央企巨头为何会选在这个时间点进行重组?其二是除两巨头之外是否还有潜在的第三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翻此前文章。随着此事件的持续推动,很多朋友也是有了一些新的疑问,比如说本次两大央企重整谁将占据主导?如果两个集团重整,那么其总部会设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来重点聊聊这两个问题。
先聊第一个问题,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本次重整将由东风作为主导。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巨头,长安和东风都有着足够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技术积累,从销量来看,长安与东风在2024年中分别取得了268万台和248万台的年销量数据,如果以销量论高低,那么长安无疑是体量更大的那一个,可是作为央企,级别的优先级要比销量更高一些。就级别来看,东风汽车集团与长安的母公司兵装集团才是同级,也就是说长安汽车实际上要比东风汽车集团低一级,两者在汽车业务上的重组相当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重组。那么在等级关系之下,重组之后所产生的新集团当然是由级别更高的东风汽车集团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问题,总部会设在哪里?当前已知东风汽车集团的总部位于武汉,长安汽车的总部则位于重庆。如果按照上一个问题的逻辑,那么新集团的总部会设于武汉,但是上一个问题的逻辑,却并不适用于这一问题。
武汉和重庆一个是副省级城市,一个是直辖市。单从这两个关键词来看,重庆中标的概率明显要更大一些。除此之外,个人倾向于重庆的原因还有两个。其一,基础更好。在近几年中重庆一直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包含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产业体系,完成了对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大系统,12个总成以及56种部件的全覆盖。在去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了95万台,同比提升90.5%,提升速度确实惊人。其二,符合区域规划需求,这一点说起来比较让重庆难堪,在直辖市中,重庆是唯一一个没有汽车央企总部的,怎么轮也该让重庆喝口奶了,毕竟不能厚此薄彼是吧。
车叔总结
目前来看,长安与东风的重组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了倒计时,这一大事件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提供国家队范本,有了这第一步,后续其他央企的重整之路也将更加顺畅。毫无疑问,这些变化都将深刻影响我国汽车产业的固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