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讯(记者 沈述红)随着港股市场的起飞,一波港股主题基金“趁势而上”。然而,在此背景下,却有基金因为估算净值涨幅屡屡落后于实际净值涨幅而被持有人“声讨”。
数据显示,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联接在2月14日的实际净值涨幅为0.59%,落后估算净值4.17个点。随后数个交易日,该产品仍出现了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形。从近一个月的业绩表现看,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联接与其跟踪的ETF收益差距已超过8%。
对此,华泰柏瑞基金回应称,国产AI大模型的突破,给多个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上述产品的净申购规模也因此在近日大幅增加,但作为一只小规模产品,该基金收益被摊薄,公司会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予以控制,降低对持有人的影响。
事实上,面对大规模涌入的资金,华泰柏瑞基金并非没有任何行动。2月13日,上述产品已宣布将申购上限由100万元调整至1万元,随后,在2月15日再度公告,于2月17日起将申购上限由1万元调整为10万元。
净值偏离一度超4%
近日,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联接,因为估算净值涨幅和实际净值涨幅的巨大差距,在持有人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以2月14日为例,这一日,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联接的估算净值涨幅达到了4.76%,但实际净值涨幅仅有0.59%,二者相差4.17%;
2月17日,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联接的估算净值涨幅达到了1.35%,但实际净值涨幅仅为0.68%,二者之间相差0.67%;2月19日,其估算净值涨幅达1.84%,但实际净值涨幅仅为0.89%,二者之间相差0.95%。
来自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该产品近30天的净值估算与基金实际净值偏离度的平均值达到了0.33%。
公司回应:皆因产品规模较小且被大规模净申购
作为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的联接基金,如无意外,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联接的估算净值涨幅与实际净值涨幅之间理应相差无几。其近日的净值表现缘何如同开“盲盒”,以至于被投资者投诉?
对此,华泰柏瑞基金在《写给关心华泰柏瑞云计算产业ETF联接基金2月14日净值情况的投资者们》中坦言,年初至今,在科技的浪潮中,国产AI大模型的突破,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一次飞跃,更为多个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发起式联接基金也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及积极配置,使得基金净申购规模大幅增加。
作为一只规模较小的产品,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联接在2024年末规模仅为3700多万元。当规模较小的ETF联接基金短期内出现大规模净申购时,对持有人来说,可能面临联接基金净值涨跌幅与标的ETF净值涨跌幅不一致的风险。
“当短期内标的ETF净值大幅上涨,ETF联接基金由于持有较大比例的现金资产(申购款),会导致基金收益被摊薄,ETF联接基金的涨幅小于标的ETF净值涨幅的情况。”华泰柏瑞基金回应称。
针对这种情况,华泰柏瑞基金表示,管理人会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予以控制,降低对持有人的影响。“管理人将在根据招募说明书相关约定的时间要求内尽快进行调整至合同约定的标的ETF持有比例,随着仓位调整逐步完成,ETF联接基金净值涨跌幅度与标的ETF净值涨跌幅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同时,该公司未来也将持续关注产品情况,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风险,确保基金稳健运行。
近日已两度公告限购
公开信息显示,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联接成立于2023年9月14日,2023年四季度末和2024年一季度末,这一产品的规模仅维持在1000万元左右。随后,在2024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该产品规模有所增长,但仍在3000万元以下。直至2024年末,其规模方超过3700万元。
从产品运作层面看,截至去年底,该产品持有其跟踪的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的仓位为93.31%,该ETF跟踪的指数与市场近来高度关注的“算力+云+AI”方向一致,产品涨势喜人,近一个月回报30.65%。然而,其联接基金同期回报仅22.31%,二者相差逾8个点。
“ETF联接基金是场外基金,它的资金使用效率没有ETF高,申购的资金一般要2天至3天才能到基金公司。如果短期得到大规模净申购,产品的仓位下滑,投资收益就被新进来的资金稀释掉了。”华东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在他看来,如果场外基金大规模申购的同时也有大范围卖出,产品申赎总体平稳,反倒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净值偏离情形。
另有公募人士称,港股科技股行情近期如火如荼,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可以更高效地跟上这波行情。但对于迷你基金而言,短期大规模净申购稀释掉产品仓位和收益,是它们不得不面临的考验。
事实上,面对大规模涌入的资金,华泰柏瑞基金并非没有任何行动。2月13日,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联接发布调整大额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公告,大额申购上限由100万元调整至1万元。
2月15日,该产品公告上调申购上限,宣布自2月17日起调整大额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制金额,由1万元调整为10万元。
(记者 沈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