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SKP的风头已经被奥特莱斯盖过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杨凌霄 蓝鲸财经 时间:2025-02-20 10:32:21

文 | 源Sight 安然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与高奢高度绑定、携手走过国内消费升级的黄金时期后,强大如北京SKP也难以从近年蔓延的行业寒潮、降级趋势中抽身,“全球店王”或易位。

据时尚媒体时尚商业Daily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北京SKP2024年销售额或下跌17%至220亿元左右,较2023年的265亿元下滑约45亿元。

与此同时,据赢商网消息,南京德基广场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到245亿元,刷新2023年239亿元纪录。由此,南京德基或将超越北京SKP,问鼎中国乃至世界高端商业销售额第一。

高端商场与高奢品牌命运交织,互相牵扯。

在国内奢侈品市场寒意未退的情况下,对高奢倚赖更重的,如太古地产、恒隆地产旗下高端商场,2024纷纷铩羽。

走向多元化分散风险、贴近年轻化加速下沉的次高端商场,如华润万象城、百联奥特莱斯等韧性增强逆势增长。

尽管当下国内奢侈品行情仍有波动,北京SKP手中掌握的数十万核心VIP筑起的壁垒短期也难以打破,但在其他商业项目朝更多元布局增势日猛后,全国高端商业格局变革,其实已悄然发生。

与高奢共命运的店王

2024年以来,除了老铺黄金,已经很少有品牌能让北京SKP在非店庆日大排长龙。

尽管千里迢迢为老铺黄金排队5小时起步的顾客络绎不绝,但以避险为主要消费目的之一的黄金首饰销售越热火朝天,却越不能让北京SKP放松心情。

因为这同时意味着,国内的经济形势与消费者心态依旧保守谨慎,国内奢侈品市场回暖还需要更多时日。

根据赢商大数据,北京SKP已引进超700个品牌,其中奢华品牌超230个,涵盖HERMES、CHANEL、Dior、LV、Gucci等,是国内高奢集中度最高的商场。对与高奢高度绑定的北京SKP来说,这很难称得上好消息。

大众点评里北京SKP商场

曾经,乘着国内经济腾飞、大众消费升级的时代东风,北京SKP以首店策略狂揽全球无数高奢独家入驻,业绩一路狂飙。

麦肯锡发布的《2019奢侈品报告》显示,2012-2018年间,全球奢侈品市场超过一半的增幅来自于中国。

在与高奢品牌的联系日益密切、品牌矩阵不断丰富,走出上新快、密度高的差异化路线后,自2011年起,北京SKP连续13年蝉联全国单体商场业绩第一。

2019年11月,北京SKP在店庆活动中创造了业界销售神话——于当年11月16日单日实现销售额约10.1亿元,这几乎是国内大部分商场半年、甚至一年的销售额。

2020年疫情一度得到控制后,中国境内奢侈品销售曾经历一段短暂疲软到强势反弹的时期,北京SKP也借此走上行业巅峰。

《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势不可挡》显示,出境旅游因疫情受阻,中国消费者的海外奢侈品消费向国内转移,2020年中国境内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份额翻了一倍。

与高奢逐渐融为命运共同体的北京SKP,2020年以177亿元的销售额一举超过原“全球店王”英国奢华百货公司哈罗德百货,稳坐第一宝座。

彼时,贝恩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境内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在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动荡与国内疫后境外游回暖等多重影响下,国内奢侈品市场急转之下,一夜入冬。

一方面是全球奢侈品行业普遍疲软。根据贝恩咨询对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测算,2024年奢侈品全行业收入大约下跌2%。

2024年,LV、Dior等品牌母公司LVMH收入同比下跌2%至847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下跌14%至196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23.1%,低于市场预期。

同年,Gucci、Saint Laurent等品牌母公司开云集团营收同比下降12%至171.94亿欧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2%至11.33亿欧元。营利缩减的最大原因,在于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地区下降24%(剔除汇率影响),拉低整体收益。

开云集团CEO弗朗索瓦·昂利·皮诺(François Henri Pinault)在财报会上表示,“房地产市场恶化以及年轻人失业率高企,对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受消费信心不足引发消费降级和出境游复苏加剧消费外流等影响,国内奢侈品消费较全球形势更加严峻,高端商场也更受冲击。

《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下滑18%-20%。此外,受出境游回暖和汇率利好推动,2024年,境外市场占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总额的比例提高至40%左右。

历峰集团2025第三财季报告显示,期内集团亚太地区同比下滑7%。这主要受中国大陆、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销售总额同比下跌18%的影响,同期日本、韩国市场销售额均有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而历峰集团提到,例如日本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高速增长,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来自入境旅游消费的持续贡献,特别是来自中国客户的消费。

头部高净值客户不断向境外流去,这无疑对包括SKP在内的高端商场核心客群造成打击。

恒隆地产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商场收入减少了3%,高端商场收入下滑4%。其中,有“坪效王”之称的上海恒隆广场,销售额同比下滑22%至133.38亿元,较2023年的171亿元减少37.62亿元。

恒隆地产表示,这主要因为高端消费品市场消费者信心减弱,以及部分城市竞争对手开展激烈的价格促销致使销售租金下降。

太古地产2024年中即在主席报告提到,公司“面临多项挑战”。根据2024财务数据,太古地产多家高端商场陷入负增长。

期内,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销售额微降0.2%、广州太古汇销售额下降10.7%、成都太古里销售额下降14%、上海兴业太古汇销售额下降13.9%;香港方面,太古广场销售额下降10.7%、太古城中心销售额下降2.3%、东荟城名店仓销售额下降3.9%。

其中,上海前滩太古里成为唯一亮点,销售额微增3.4%。根据报告,这得益于其新兴商圈的吸引力、多元化的业态组合以及较强的本地消费支撑。

而这也与或将成功上位,夺得“店王”宝座的南京德基广场策略一致。

多元布局的胜利

万年老二南京德基广场,2025迎来了不一样的开局。

南京德基广场 | 大众点评

根据赢商网数据,自2014年以来,南京德基的销售额基本仅次于北京SKP,稳居全国第二。

2024年,南京德基销售额冲高至245亿元。这意味着,这个购物中心平均每天销售额超6693万元,每个小时约售出279万元,每分钟卖出4.65万元。

事实上,南京德基同样高奢云集,是内地为数不多的集齐HERMES、CHANEL、Dior、LV、Gucci、PRADA六大重奢的商业广场。但南京德基的高奢依赖症显然更低,秘密就藏在其多元布局里。

不同于北京SKP“奢侈品批发商城”般直截了当但略显乏味的传统百货零售模式,南京德基的运营兼具艺术与商业的融合,更侧重消费体验,逐渐从一个消费场所演变为活力社交场所。

在同样积极践行引入“奢牌首店”外,南京德基在“商业艺术化”营销上大动干戈。

例如,南京德基二期8楼的标志性的德基艺术博物馆不时举办展览,其《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曾斩获“艺术界奥斯卡”,观展人群转化为高端消费客群的转化率达38%。

耗资千万打造的赛博朋克、新中式禅意等网红主题厕所, 单厕所日均打卡超5000人次,带动周边店铺销售额提升20%。

据玄武发布消息,从VALENTINO美妆全球首店,到携手意大利传奇超跑设计品牌宾尼法利纳合作系列的全球首展FILA AERO艺术馆……南京德基通过首店、首发、首秀、首展等策略,构建的是一个高端消费的生态圈。

赢商网调研认为,其高端会员体系的精细化运营,让南京德基不仅是奢侈品消费场,更是高净值人群的社交场所。由此带来的高复购率、高客单价、高粘性消费模式,成为支撑业绩持续攀升的重要驱动力。

除此之外,政策向推动也让南京德基有机会实现反超。

2022年8月,南京出台《促进首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对引入全球首店奖励100万,中国首店50万,并设立“南京首秀金陵计划”。南京德基借此引入LOEWE香氛全球首店、Carita中国首店等154家首店品牌。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2023年,江苏首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落地南京德基。境外消费者购物后10分钟即可在商场内领取退税金,单日最高退税达1033元。该政策直接拉动南京德基国际客群消费增长30%。

此外,政府打造的新街口裸眼3D大屏与灯光秀,也让南京德基成为“夜金陵”的核心地标。2024年年底,商场推出“德基24h”夜间模式,夜间客单价较日间高出1.8倍。

新改变的到来

在国内高净值客户向左走(境外消费)、向右走(理性消费)的消费趋势下,拓展新客群对国内奢侈品牌与商业项目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与上一个十年不同,这次,掌握下沉逻辑和更具活力年轻消费群体的次高端、大众商场表现占据上风。

据洞见数据研究院统计,2024年上半年,恒隆旗下的顶奢商场租金收入下降4%,但次奢商场最高有15%的正增长;华润万象城重奢零售额增长低于整体水平,而非重奢零售额增长高达25.7%,高于整体的22.7%。

根据百联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4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4.25亿-17.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0.26亿-13.10亿元,同比增加257.04%-328.45%左右。其中奥特莱斯业绩业务表现稳定。

元旦期间,百联股份旗下多个奥特莱斯客流、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进一步证明下沉业务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除此之外,近年来支撑商圈广场发展活力、增强经营韧性的,还有一个关键词,即年轻消费力。

据WWD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超20个一二线城市的超60个核心商圈在打造二次元消费地标。相关统计显示,北京二次元“吃谷地”至少超过 220 家;广州和深圳两市合计“谷店”近300家。

百联ZX创趣场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上涨84%,客流量同比上涨约40%,截至目前,销售额破4亿。

被称为“杭州二次元痛楼”的湖滨88,2024年度客流同比增长156.2%,其中周末日均客流超5.3万,节假日客流单日最高超11万。

事实上,北京SKP针对年轻人布局的新空间SKP-S,2019年已开业,但反响平平。从品牌格调与入驻项目业态来看,仍需寻找与更多年轻人的契合点。

对北京SKP来说,极具竞争力的店庆折扣活动、50万核心VIP客户年均超百万消费额的超级壁垒其他商场短期难以复制。但从长期来看,持续“吃老本”的传统高端零售模式和滞后创新体验,可能让优势逐渐稀释。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SKP正加速数字化转型,随“线上精品店+线下沉浸体验+跨境物流”的渠道体系逐步完善,其在新零售赛道或将筑起新的护城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