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古芳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700字)
2月19日,京东传来重磅消息:自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这一举措瞬间引发各界热议,刘强东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京东作为电商巨头,在进军外卖领域不久后就做出如此大动作,不禁让人想问:京东扛得住吗?
近年来,外卖行业发展迅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问题却一直饱受诟病。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缺乏基本社保保障、工伤事故后的艰难维权等,都是外卖骑手们面临的现实困境。
美团拥有超745万骑手,饿了么近400万活跃运力,如此庞大的骑手群体,权益保障却长期缺位,这无疑是行业发展的痛点。
京东此时宣布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堪称行业内的一记“惊雷”。这意味着京东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在保障骑手权益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举措不仅能增强骑手的职业归属感和安全感,也为京东外卖吸引人才、提升配送服务质量打下了基础。
然而,保障骑手权益的背后,是京东成本的大幅增加。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这可是一笔巨额的开支。
估算一下,以一名骑手每月五险一金缴纳基数5000元为例,单位承担的比例约为30%左右,那么京东每月为一名骑手支出的五险一金费用就高达1500元左右,一年接近2万。
从之前披露的信息看,京东外卖依托达达集团(130万活跃骑手)及商家自建配送体系,与美团、饿了么形成差异化竞争。
粗略计算,假设先给30%的活跃骑手上社保,那就是40万骑手每人每年2万的开支,合计即80亿元。
若给100万骑手上社保,这一成本将类似天文数字,200亿元。
从这个角度看,京东专门搞配送的达达集团是无法支撑其员工成本的。
要知道,2024年前三季度,达达集团收入为72.31亿元,同比减少6.74%;净利润为-8.12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0.20%。
换言之,连营收都不够交社保。
也就京东集团(09618)才有这个体量覆盖外卖骑手的社保支出,其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15.1亿元,账上现金储备高达1968亿元,覆盖上述估算的80亿元社保开支,还是没问题。
只是,一旦大幅拖累净利润表现,很可能造成股价短期剧烈波动。
除人力成本增加外,京东外卖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下外卖市场,美团占据约七成份额,饿了么也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二者凭借多年积累的商家资源、用户基础和配送体系,构建起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京东外卖虽在2025年2月正式上线后,通过“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等策略吸引了部分商家,如首日就有2万家连锁品牌入驻,85%是汉堡王、久久丫这类大牌,但与美团、饿了么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骑手数量上,京东外卖也处于劣势。美团超745万骑手、饿了么近400万活跃运力,而京东主要依靠达达集团的骑手,即便加上京东物流的运力支持,与前两者相比,骑手规模仍较小。
虽然达达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来自达达秒送的收入为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6%,但单均配送成本在上升。
如今再加上新增的社保开支,无疑会对成本控制形成挑战。
不过,面对成本增加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京东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目前,“京东系”已有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未来还计划进一步扩大到7家甚至更多。
京东物流一直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在仓储、配送等环节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强大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京东外卖提供有力支持。
京东宣称的“最快9分钟送到手”,在配送时效上也有竞争力。
与此同时,京东的品牌影响力不可小觑。多年来在电商领域的深耕,其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和良好的口碑,这为京东外卖吸引用户提供了便利。
此外,京东还积极拓展业务边界。2月18日,网传京东App上线打车服务,虽然京东相关负责人回应,系第三方接入,暂无推广计划,但这也显示出京东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探索决心。
从长远来看,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虽然短期内增加了成本,但从企业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角度,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京东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注重员工权益的人才加入。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成本也有望得到分摊和控制。
总体而言,刘强东此次大招,是京东在外卖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战略布局。无论京东能否扛住成本压力,使得新增业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举措都将推动外卖行业在骑手权益保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