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规格顶级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刷屏了。其中不少深意满满的总书记语录,更让人深思:“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
民营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力军,有“56789”的说法,即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仅以就业角度来看,2023年民营企业提供了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就业总人数达1065.75万。我问了一下DeepSeek:你怎么看待民营企业对就业的作用?它给的回答很全面,也很有启发: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绝对主体;能够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低学历群体可获得基础岗位,新兴产业能吸引高校毕业生和技术人才;能够通过快速转型稳定就业;民营企业也是创新创业主战场,可以扩大就业倍增效应。
虽然其中还有些比较学术化的术语,但也能看出,民营企业,尤其是头部的企业,事实上已经很贴合总书记提到的一心谋发展、先富促后富等要求。因为一个企业的运转,本身就依赖人力,又通过薪酬福利和其他保障,把企业经营的好处反馈回去。
就拿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跑腿快递来说,中国的物流岗位从业人员总共超过5500万人,光是一线的快递小哥,至少也应该有数百万人。这几百万人撑起了快递业的业务模式,他们第一个接触到的,也就是快递企业。在快递需求最密集的大城市,往往是快递企业给这些来自外地的新员工,提供一个生活的空间,和一个看到更大世界的机会。他们的第一份工资,第一份激励,可能都对刚刚进入工作阶段的人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就业机会增加,也为社会大众创造更多便利。今年春节,顺丰等快递企业的小哥并不歇业,经过沟通我发现,原来顺丰会在春节这种特殊时期把送快递、收快递的提成都翻上好几倍,很多顺丰小哥都会在春节“大丰收”,所以也愿意留下来继续工作,快递才能在春节也正常运转。
深聊下去,现在快递企业拼小哥待遇已经是一种常态。广州的一位顺丰小哥说,顺丰还会在日常的收派快递工资之外开展奖励,鼓励快递小哥主动开发业务,和销售的提成激励异曲同工。
跑业务跑多了之后,很多快递小哥也会考虑个人发展的问题。对很多人来说,送快递虽然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没办法施展个人的很多想法。顺丰浙沪区域中心的一位仓库管理员杨晋宇,就是在基层干了很久之后,看到了顺丰内部转岗的消息,最后经过培训和测试,转到了航空岗,成了一名机长。还有很多快递员开始入行的时候学历不佳,但在岗位上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后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从人生的一个阶段,往下一个阶段深造。
这些让人感慨的案例,都是民营企业创造的。就业自由,但企业始终会希望能留住熟练有经验的人员。他们的心安定了,一线的很多事情才能持续稳定地运转下去。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对这些已经带着员工一起成长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最后,其实企业好不好,基层人员心中自有一杆秤。很多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同的基层工作,跑业务的人会有不同的稳定性。比如送快递,顺丰小哥换人的频率就比较低。
一份工作,只有提供了相对稳定有保障的生活,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才能留住更多人。民营企业也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让更多基层员工找到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