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巴菲特最新的持仓动向。
近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了24年Q4季度的13F持仓报告,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伯克希尔最新的持仓,感受老巴下一阶段的投资思路。
依据披露数据,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伯克希尔的前十大持仓名单,分别为:苹果、美国运通、美国银行、可口可乐、雪佛龙、西方石油、穆迪、卡夫亨氏、安达保险和达维塔保健。
前十大持仓方面,伯克希尔的布局基本维持稳定,除了此前已知加仓的西方石油(+3.49%),Q4伯克希尔在十大中的调整,主要以减持美国银行为主(-14.72%)。此前大手笔减持的苹果,Q4持股则未发生改动。
而在十大持仓外,伯克希尔Q4主要还有以下变动:例如建仓美国酒业巨头STZ;加仓达美乐披萨(+86.49%)、泳池设备分销商Pool(48.17%)等;减持花旗集团(-73.50%)、第一资本金融(-18.13%)、巴西数字银行服务商Nu(-53.52%)等;清仓犹他美容、两个标准普尔500ETF。
主要持仓变动如下:
一、继续减持银行板块
在减持股中,银行股遭遇大幅抛售,成了巴菲特在去年四季度减持最多的领域。在前十大重仓股里,伯克希尔继续减持了近15%的美国银行持仓。
另外,花旗集团、第一资本金融、巴西数字银行服务商Nu也遭到减持。
近一两年来,伯克希尔持续减持银行股的动向备受市场关注。这里我们结合价投圈智能体小巴DeepSeekR1观点,来看一看可能减持的逻辑有哪些(观点仅供参考):
1.利率净息差的挤压效应
·存款端成本上升快于资产收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4.5%高位可能加剧银行负债端压力,而资产端收益率调整滞后,导致净息差收窄。降息下行阶段也受滞后影响。
·高利率环境下浮存金收益放大:伯克希尔浮存金收益受投资端利率影响,但负债端成本相对刚性,高利率环境下可通过资产端收益提升对冲。
巴菲特在过去强调利率上升会抬高权益资产贴现率,压制估值。高利率环境下,银行股作为利率敏感型板块,相对回报吸引力下降。
2.对银行风险敞口的谨慎
·巴菲特近年逐步减持银行股(如富国银行、摩根大通),部分源于对经济周期拐点的预判。高利率环境下,信贷质量恶化风险(如企业违约率上升)可能暴露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潜在问题。
·美国银行作为强周期行业代表,在经济衰退中股价易受冲击(过去7次衰退中6次大跌),银行股在行业顶峰期估值看似便宜,但衰退期贷款违约激增将暴露资产质量风险(负债/权益杠杆率达11:1,资产减值9%即可能破产)。
巴菲特历史上对银行股的投资遵循“永不逆风”方式,即在风险暴露后介入(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抄底)
3.机会成本驱动再配置
伯克希尔Q3持有3252亿美元现金储备,4.5%无风险收益率使国债成为银行股的替代品。减持或释放资金配置更高确定性资产。巴菲特的理念是“当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或者风险和收益不匹配时,保留现金是相对稳妥的选择,以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
二、加大消费领域配置
此外,四季度,伯克希尔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加大了对于消费领域的配置。例如新进美国酒业巨头星座品牌(STZ),持股市值达12.43亿美元;继续加仓达美乐披萨等
关于达美乐的分析,我们在之前发布的《达美乐》一文中已有涉及,大家可回顾:巴菲特,最新买入!
本文这里,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伯克希尔新建仓酒业公司——星座品牌(STZ)
结合小巴DeepSeekR1观点如下:
1.公司概况
·核心品牌受欢迎:星座品牌(STZ)作为美国酒类龙头,旗下拥有Corona、Modelo等全球知名啤酒品牌,以及高端葡萄酒和烈酒品牌。其中Modelo Especial品牌为美国最畅销的啤酒,市占率超百威。
·高端化战略加码:2024年,剥离非核心资产(如出售瑞典伏特加品牌SVEDKA),后续将聚焦高毛利的高档葡萄酒和精酿烈酒等业务,提升资产周转率和运营效率。这一策略与白酒龙头通过品牌溢价提升利润率的逻辑相似。
2.财务指标与抗通胀能力
·ROE等指标:星座品牌早年ROE20%-30%波动,近5年ROE波动较大,2019-2023年有3年亏损。但2024年啤酒业务带动净利润扭亏为盈,短期有一定回暖迹象;2024年净利润率提升至17.36%,若资本支出可控,ROIC可能有所改善。
·抗通胀能力:据路透社,STZ一直在提高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的价格,以保护其利润率免受包装、原材料、物流和劳动力成本飙升的影响。
·消费刚性验证:2024年美国通胀及提价背景下,STZ啤酒业务销量增继续保持增长,高端品牌保持双位数增长。
3.估值情况
根据2025年数据,STZ的TTM市盈率为44.6,平均市盈率23.35,估值或并无明显性价比优势。伯克希尔在STZ因关税政策股价暴跌26%时建仓(成本约220美元/股,当前160美元),或体现“别人恐惧时贪婪”的策略。管理层剥离非核心资产、专注高端化的动作获得认可,可能被视为潜在修复信号。
PS:本文仅为观点分享,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