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中国科学院利用“搭积木”方式构建碳化硅片上异质集成量子光源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IT之家 时间:2025-02-19 23:32:51

2 月 19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今日宣布,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团队采用“搭积木”式的混合集成策略,将 III-V 族半导体量子点光源与 CMOS 工艺兼容的碳化硅(4H-SiC)光子芯片异质集成,构建出新型混合微环谐振腔。

这一结构实现了单光子源的片上局域能量动态调谐,并通过微腔的 Purcell 效应提升了光子发射效率,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集成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已于 2 月 14 日发表在《光:科学与应用》上(附 DOI:10.1038 / s41377-024-01676-y)。

针对量子点光源与微腔片上集成的技术瓶颈,该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搭积木”式的混合集成方案。这一方案采用微转印技术,将含 InAs 量子点的 GaAs 波导精准堆叠至 4H-SiC 电光材料制备的微环谐振腔上。

低温共聚焦荧光光谱测试发现,得益于 GaAs 与 4H-SiC 异质波导的高精度对准集成,光场通过倏逝波耦合在上下波导间高效传输,形成“回音壁”模式的平面局域光场。该结构的腔模品质因子达到 7.8×103,仅比原始微环下降约 50%,展现了优异的光场局域能力。

进一步,该研究在芯片上集成微型加热器,实现了量子点激子态光谱的 4nm 宽范围调谐。这一片上热光调谐能力使腔模与量子点光信号达到精准匹配,实现了微腔增强的确定性单光子发射。实验测得 Purcell 增强因子为 4.9,单光子纯度高达 99.2%。

▲ 基于 III-V 量子点和电光 4H-SiC 材料的混合集成量子点微腔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