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与马斯克同台竞技的一条“六小龙”,被钟睒睒点赞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冯璃月 雷达财经 时间:2025-02-19 23:00:12

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近期,被外界誉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强脑科技,因获中国首富钟睒睒的点赞而备受瞩目。

了解到,此次出圈的强脑科技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脑机接口产品的前沿科技企业,拥有众多哈佛、MIT等名校背景的科学家团队。去年,强脑科技以85亿元的估值登上胡润《2024全球独角兽榜》。

目前,强脑科技旗下的产品已覆盖智能仿生、智能健康、智能教育等多个领域,并在市场上获得好评。而在2023年的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强脑科技研发的智能仿生手,更是帮助中国游泳队队员徐佳玲完成了点燃了主火炬塔的精彩一幕。

追溯强脑科技的发展历程,其创始人韩璧丞在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组建的中国团队是这一创业梦开始的起点。在韩璧丞的卓越领导以及杭州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强脑科技已逐步成长为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领军企业。

有趣的是,韩璧丞与首富们颇有交集。除了此番被中国首富钟睒睒点赞外,韩璧丞带领的强脑科技所处的赛道还站着一位重量级选手,即由世界首富马斯克一手打造的Neuralink。

若论成立时间,强脑科技的诞生还比Neuralink早一年,如今二者是全球唯二融资超过3亿美元的脑机接口企业。不过,与Neuralink的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有所不同,强脑科技则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

尽管已是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尖子生玩家,但韩璧丞也坦言,脑机接口在产业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除了价格、良品率、稳定性等问题,最大的挑战还是人才的培育与储备。就在本月,强脑科技刚刚发布了一则全球招募令,诚邀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加盟。

获中国首富钟睒睒点赞,强脑科技再次出圈

近段时间以来,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被外界誉为杭州“六小龙”的中国公司正频频向外界展示着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继游戏科学掌门人冯骥凭借《黑神话·悟空》震惊业界,梁文锋靠着深度求索推出的DeepSeek正面搏击OpenAI,王兴兴将宇树科技一手打造的机器人送上春晚舞台,以及黄晓煌带着群核科技率先向港交所发起冲击之后,位列杭州“六小龙”之列的又一家企业也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引发围观。

近日,中国首富、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朋友圈转发点赞了《新闻联播》中有关“杭州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活力奔涌”的片段,其中杭州脑机接口企业强脑科技出现在了这篇报道之中。

钟睒睒的点赞迅速得到了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的回应,后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钟睒睒则不吝赞美,大加赞赏回复道,“你们做的很好”。

那么,这家登上《新闻联播》并赢得中国首富认可与赞誉的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正如公司的名字一样,强脑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和生产脑机接口产品的前沿科技企业。

了解到,这家创立于2015年的公司,不仅是首家入选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Harvard Innovation Lab)的中国团队,同时还是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领军企业。

据公司官网介绍,强脑科技拥有一支领先的科学家团队,其中来自哈佛、MIT等全球顶级学府的优秀校友在核心研发团队中占比超过七成。目前,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专利申请550余项,专利授权360余项,其中核心发明专利授权近200项,在全球脑机接口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强脑科技曾公开对外宣布过公司的使命,即10年内让100万肢体残疾人佩戴神经控制假肢恢复日常生活,让1000万自闭症、多动症、老年痴呆、失眠等饱受脑疾病困扰的人恢复,让1亿人能够体验到脑机接口的交互技术。

目前,强脑科技已涉足智能仿生、智能健康、智能教育等多个领域,旗下产品涵盖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智能仿生灵巧手、深海豚脑机智能安睡仪、仰憩助眠舒压系统、正念舒压系统、专注欣脑机接口注意力训练系统等,部分产品还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反馈。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左上臂缺失的中国游泳队队员徐佳玲,仅凭“意念”控制智能手臂便娴熟连贯地抓握起火炬并点燃圣火,而帮助其完成这一操作的正是韩璧丞团队研发的智能仿生手。

注意到,在胡润研究院于去年4月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中,由韩璧丞率队的强脑科技以85亿元的估值强势登榜,成为当年杭州“六小龙”中唯二登上该榜单的企业,另外一家则是黄晓煌、陈航、朱皓三人联合创办的酷家乐(即群核科技)。

始于一只猴子脑机实验的创业梦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强脑科技这个致力于探索脑机科学奥秘的企业,正悄然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源自其背后创始人韩璧丞对脑机科学的浓厚兴趣与对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

回溯过往,早在高中时期,韩璧丞就曾在全国生物技术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借此脱颖而出的韩璧丞,因而获得了前往韩国科学技术院深造的机会。2007年到2011年期间,韩璧丞在韩国科学技术院读本科。

一次偶然的机会,韩璧丞目睹了一只猴子通过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获取食物的神奇场景。这一画面让他久久难以忘怀,他意识到脑机接口技术不仅具有推动科研进步的巨大潜力,更有望为身体障碍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改变。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脑机接口的研究之中,决心将这一技术转化为造福人类的产品,“我觉得脑机接口是一个真实、刚需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深切地和真实地解决很多现实世界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这些顶级的实验室和医院里的无数临床已经被印证了。”

本科毕业后,韩璧丞远赴大洋彼岸,加入了美国西雅图Fred Hutchinson研究中心,参与医疗器械的开发项目,并从事脑科学相关研究,主要方向包括探究神经可塑性,为药物检验设计微流体系统等,借此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

2014年,他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进入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攻读博士项目,专攻医疗器械开发、脑科学相关研究、神经可塑性研究、用于药物筛选的微流体系统设计以及关于人脑多重感觉整合的研究。

回忆起那段时间,韩璧丞透露,自己干得最多的事情竟是“洗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精确地接受并研究人体微弱的脑电信号。然而,韩璧丞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实验室里做研究,他渴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够真正造福人类的产品。

2015年,韩璧丞在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的地下室里,带领着一支由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的中国团队,正式创办了强脑科技。

不过,创业并非容易之事。尽管困难重重,但韩璧丞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带领团队一步步攻克难关。他深知,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耐心。正是这份对科技的热爱与执着,支撑着他不断前行。

2018年,杭州一个考察团在美国波士顿的一间地下室里找到了韩璧丞的团队。考察团没有嫌弃实验室的粗糙,反而被这个团队的热情与执着所打动,并毫不犹豫地将强脑科技引入杭州,提供了总部落户所需的研发和产业化空间。

为加快脑机接口产业化,杭州又将其作为重点未来产业布局,并在研发、场景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给予扶持。在韩璧丞的带领和当地政府的有力扶持下,强脑科技逐渐成长为一家在脑机接口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企业。

目前,强脑科技已成功攻克多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核心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的“固态凝胶电极”和“智能假肢算法机理”等核心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22年,强脑科技更是实现了全球首个高精度脑机接口产品单品的10万台量产,产业化进程在全球遥遥领先。

公司产品在市场上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强脑科技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誉。而身为强脑科技灵魂人物的韩璧丞,也因此获得了诸多荣誉,包括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获评《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等。

与世界首富马斯克同场竞技,人才储备成最大挑战

回顾历史长河,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其实已历经约一个世纪之久。而在这一领域,强脑科技并非孤军奋战,比如,由全球首富、特斯拉及SpaceX创始人马斯克所领导的Neuralink无疑是该行业的另一位巨头,是全球公认的行业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强脑科技与Neuralink在全球脑机接口公司中,是仅有的两家融资超过3亿美元的企业,甚至强脑科技诞生的时间还要比马斯克创办的Neuralink早一年。

“整个行业其实要感激马斯克,因为他让整个世界了解到脑机接口技术的巨大影响力”,尽管同为一个行业的竞争对手,但韩璧丞在公开场合毫不吝啬地表达过对马斯克的感谢,“他之前无数的成功让人们相信他所选择的赛道会有结果,从而帮助了很多企业拿到资金去发展。”

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强脑科技已完成3轮融资,吸引了包括光大控股、德迅投资、中国电子、鼎晖投资、中电华大科技等在内的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

然而,与Neuralink主打的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不同,强脑科技则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旨在为身体障碍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脑科学解决方案。

之所以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确定为强脑科技的技术研发路线,是因为在韩璧丞看来,相较于侵入式脑机接口,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市场可能要大无数倍。

据韩璧丞介绍,侵入式与非侵入式构成了脑机接口领域的两大关键技术路径。在脑机接口的研究实验室中,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研究占比高达70%以上,而侵入式脑机接口则占据剩余的30%。

尽管两者的目标一致,即提取大脑信号以进行干预、改善,并利用这些信号实现对外界的控制,但它们在具体实施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韩璧丞进一步解释称,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需要通过开颅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患者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相比之下,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则无需破坏人体组织,仅需在头皮表面采集大脑发出的极其微弱的信号。

不过,这两种技术各有难度,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减少手术过程的创伤性,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则需要对抗大量的噪音。

在实际应用层面,两种技术方向也各有侧重。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解决的问题是重度的脑疾病,比如帕金森、癫痫、渐冻症(ALS)等重度的神经类退行性疾病。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则更多地应用于自闭症、多动症、残疾人康复、老年痴呆的干预,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睡眠焦虑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马斯克的Neuralink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脑机植入设备的单台手术成本高达5000美元。相比之下,强脑科技的Brainlink Pro头戴式设备则采用了非侵入式高密度电极阵列技术,售价仅为299美元,却能实现每秒500兆的神经信号解析能力。

不过,韩璧丞曾在2013年向媒体坦言,脑机接口在产业化进程中遭遇了多方面的挑战,包括价格、良品率、稳定性等问题,但最为棘手的是人才的培育与储备。

相较于美国,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这一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的重视,也离不开高校的支持,需要系统性地加强脑机接口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韩璧丞看来,从研究技术到真正做产品,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注意到,就在2月12日,强脑科技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全球招募令,诚邀神经传感器、机器人、控制、神经科学、算法、机械、电子、液压和流体等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专家工程师加盟。

强脑科技强调,他们希望找到真正的极客,对于学历、年龄和经验并不设限,只要技术出众且对脑机接口事业充满热情,强脑科技都欢迎,“每一个进入终面的人,CEO都会1对1面试”。

作为杭州“六小龙”的强脑科技,未来又将给业内外带来怎样的惊喜?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