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福田汽车携手特来电成立合资公司,共促新能源重卡行业发展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杨凌霄 新车热知识v 时间:2025-02-19 22:01:25

2025年2月19日,福田汽车与特来电在北京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就开展以重卡为主的新能源充电场站建设运营以及全球充电桩销售业务等事宜成立合资公司。福田汽车董事长常瑞、福田汽车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巩海东、福田汽车副总经理、欧曼事业部总裁崔士朋,特来电总裁郭永光、特来电副总裁刘忠诚、特来电副总裁王昆鹏等出席了签约仪式。福田汽车与特来电的战略合作,旨在助力新能源商用车发展,为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新能源重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新能源重卡的经济性和实用性逐渐凸显,成为未来重卡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福田汽车作为国内商用车的领军企业,在新能源重卡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148%,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特来电作为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先进的充电技术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已与多家重卡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智能新能源重卡智慧充电网络。

活动现场,福田汽车董事长常瑞表示,在商用车新能源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关键时期,双方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共识,正式成立合资公司。这一战略举措不仅体现了双方对新能源产业前景的坚定信心,更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福田汽车与特来电的强强联合,也为商用车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未来,双方将持续加大资源投入,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脉络,充分发挥合资公司的协同优势,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福田汽车董事长常瑞

特来电总裁郭永光表示,福田汽车作为中国商用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更难能可贵的是,福田汽车始终走在新能源转型的前沿,是最早布局新能源的车企之一,对重卡电动化的前瞻性布局也令人钦佩。特来电深耕充电领域十年,建设了超70万个充电终端,积累了覆盖全国的充电网技术与运营经验,并构建了“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三网融合的能源交互体系。此次合资,将福田的车辆优势与特来电的充电运营能力进行了深度融合,打造“车-桩-网”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新能源重卡与充电技术的融合发展,彰显“双碳”目标下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必然趋势。

特来电总裁郭永光

福田汽车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巩海东与特来电副总裁刘忠诚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主要针对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充电设备销售及服务等内容进行约定。

合资公司成立后,计划于2025年完成25座充电场站建设,范围覆盖山西及河北等区域,通过补能充电站的完善,满足新能源客户的补能需求。基于福田汽车车联网平台与特来电充电平台联合,通过“电化学原理+大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对车辆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后市场服务提供电池快速检测及车辆安全报告,助力新能源商用车的产品升级。同时也将加快福田汽车重卡营销模式向“车辆+能源服务2.0”阶段转型升级,着手车辆、能源网络进一步夯实商用车引领地位。

未来,福田汽车与特来电将在提升双方品牌价值与竞争力,实现协同共赢的同时,加快新能源生态业务布局,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跑出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度”。

关于福田汽车

福田汽车作为中国商用车行业的领军企业,致力于推动新能源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助力行业绿色转型。福田汽车早在2023年就发布了“新能源30•50战略”,围绕产品技术创新和商业生态创新两条主线进行了超前规划。截止到目前,在新能源产品创新层面,福田汽车已经完成了商用车全系列新能源化布局,覆盖了纯电动、氢燃料和混动三大技术路线。2024年底正式发布了“爱易科”全域智慧生态品牌,旨在以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引领未来移动生态,已形成聚焦“能源、租赁、数智、修养配、二手车”的五大业务板块,以智能科技链合全球伙伴共建商用车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关于特来电

特来电作为国内汽车充电网生态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生产、建设和运营,在重卡物流领域较早布局了物流充电网,助力新能源重卡绿色转型。2024年7月,特来电发布了“高质量超快充系统”,成为新能源重卡补能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系统基于群管群控、功率共享技术,充电速度可提高60%,功率利用率提升30%,让重卡充电拥有更快速度、更佳体验和更优经济。物流充电网可进行功率拓展、升级光储充放,顺应未来重卡兆瓦级充电趋势,使场站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满足市场对于超充场景的智能、高效、安全等多种需求。特来电高标准统一的服务体系和专业的维护保养体系,确保了充电站的稳定运行,实现了“零停运”目标;此外,特来电还拥有全生命周期电池管理体系,为电池的维护管理、储能利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