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AGI独家|MiniMax副总裁魏伟离职,此前曾是腾讯云副总裁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瑾瑜 钛媒体APP 时间:2025-02-19 19:34:20

(图片钛媒体AGI编辑林志佳拍摄)

2月19日消息,钛媒体AGI独家获悉,中国AI大模型独角兽MiniMax(稀宇科技)的合伙人、公司副总裁魏伟,已经于近期离职。

对上述消息,MiniMax向钛媒体AGI独家回应:消息属实,MiniMax 国内B端业务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将由其他负责人带领团队。MiniMax将持续提升技术能力,为海内外更多客户带来高质量体验。

知情人士对钛媒体AGI强调,魏伟的离开并不意味着MiniMax To B端服务会弱化或取消。

魏伟

据悉,魏伟于2023年底加入MiniMax公司,担任MiniMax合伙人、副总裁、MiniMax开放平台负责人,主要负责基于MiniMax To B方向商业化业务。加入MiniMax之前,魏伟曾担任腾讯云副总裁,并且是百度智能云技术拓荒者,而且还拥有一段创业经历。

魏伟此前表示,他加入MiniMax是经人介绍,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组建MiniMax开放平台团队。他认为,目前距离实现真正的AGI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团队目标则是在算法上持续保持领先,在业务上始终为用户创造实际的价值。

成立于2021年的MiniMax,目前已完成四轮总计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高瓴、国寿、阿里、腾讯、米哈游、红杉资本中国等,最近一次是2024年3月,由阿里集团领投,公司最新估值30亿美元(CB Insights数据是12亿美元),成为国内AI“大模型六虎”(月之暗面、智谱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MiniMax、阶跃星辰)之一。

产品层面,MiniMax自主研发了多模态的通用大模型,其中包括万亿参数的MoE文本大模型、视频和音乐模型等。就在今年1月15日,MiniMax发布并开源新一代01系列模型,包含基础语言大模型MiniMax-Text-01和视觉多模态大模型MiniMax-VL-01。该系列模型能够高效处理高达400万token的输入,可输入长度是GPT-4o的32倍,Claude-3.5-Sonnet的20倍。

关于商业化,钛媒体AGI了解到,MiniMax公司商业化分为产品和API(ToB端)业务,产品是广告和增值服务。API分国内、国外两种,魏伟(weiwei)负责是国内API业务。

截至目前,MiniMax开放平台已服务超3万家企业客户,是国内公有云上调用量最大的大模型开放平台,日均达30亿次 AI 交互量,处理 3 万亿Token数据。

然而,今年初DeepSeek热潮下,MiniMax选择重新调整战略。闫俊杰近期表示,DeepSeek对他的启发点在于,一是他们的品牌做得非常好,它的信誉和口碑是量化行业最好的之一。另一个启发是,DeepSeek一开始没有产品,所以更聚焦。

因此,闫俊杰认为,应当先清晰地定义模型能力分级,明确每一代模型提升所需的算法、数据和推理过程,借助技术手段去逼近既定指标。同时,技术与产品需要区分开来,技术的核心在于不断提升上限,这就要求定义好下一代模型的能力。“不要认为有产品之后模型就会变好,产品的目的不是让模型变好,它就是一个商业化产品。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更好满足用户。”

今年2月16日,MiniMax宣布旗下海外版AI助手平台MiniMax Chat接入DeepSeek-R1模型,并且限时免费。同时,钛媒体AGI独家了解到,MiniMax正在把业务侧重点转向AI大模型技术突破,以及To C业务当中。

事实上,MiniMax公司一直在动态调整。去年9月,MiniMax确认,其产品负责人、前今日头条用户产品负责人张前川,因个人原因目前已淡出公司事务,改任产品顾问一职。

“是算法、组织、业务层面的创新,还是方向上的取舍?至少在我们还有机会时,应该努力找方法。”闫俊杰强调,本质上现在没人能定义AGI,然而,智能水平会不停进步,它有点像长征,你不知道最终目的地具体在哪儿,但你知道更好的智能水平有意义。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