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数据猿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DeepSeek(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群核科技、强脑科技、云深处科技这6家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因其公司总部均位于杭州,被业界称之为杭州“六小龙”。当人们还在热议DeepSeek大模型和宇树四足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之时,杭州“六小龙”中首家明确迈入上市阶段的企业已然浮现。
2月14日,港交所公告显示,群核科技(Manycore Tech Inc.)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或将成为杭州“六小龙”中首个上市公司,摩根大通与建银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而此次向港交所“递表”,恰逢全球AI产业高速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科技企业重新估值的关键时刻,同时股民也期待杭州“六小龙”企业加速迈向公众市场。如果群核科技成功上市,不仅有望成为“中国空间智能第一股”,也将成为杭州乃至中国科技生态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群核科技从创立、崛起到转型的十余年间,亦与杭州这座新兴科技之城的变迁同频共振。从十年前的“电商之都”,到“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智能制造 2025 试点示范城市”,再到如今有望晋升为“中国经济第五城”,杭州正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吸引全国科技人才的汇聚。这一发展轨迹不仅映射出群核科技和杭州科技产业的迭代升级,也成为我国从消费互联网向硬核科技跃迁的缩影,加速推动产业向更高端、更具全球竞争力的方向迈进。
群核科技的逆势崛起:技术创业者的坚持
群核科技创始人黄晓煌与陈航,都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03级混合班的同学兼室友,而且当年他们都申请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系,UIUC计算机系在业内如雷贯耳,在赴美的飞机上他们遇到了同样去UIUC留学的清华毕业生朱皓。在UIUC期间,他们三人形影不离,经常参加各种创业比赛,对彼此都很了解。
那时,黄晓煌的导师开了一门课:GPU并行计算,三人都很感兴趣。黄晓煌毕业以后又去了英伟达(NVIDIA)负责CUDA开发,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全球最前沿的GPU 渲染与云计算,后来硅谷打工并不太顺利的经历也让他和陈航决心在这个领域创业。
不过,2011年7月的一天,在硅谷工作了一年多的黄晓煌登上回国的飞机,临走前一天,先前谈好投资的硅谷投资人改变了主意。这时,陈航从家里筹来了20万,两人拿着那点儿“救命钱”在杭州的民房里开启了创业的第一天。第二年曾经的同学搭档朱皓加盟,当时技术驱动的创业并不受市场重视,三人为了生存,在思考创业方向的同时,还不得不接外包单子。
2018年的酷家乐创始团队(左:CTO朱皓,中:董事长黄晓煌,右:CEO陈航),搜狐
彼时,相对如火如荼的电商、新媒体行业,家居装修行业远没有互联网化,从业者高度依赖AutoCAD、3ds Max这样的国外专业软件,渲染一张高清3D效果图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不仅普通消费者难以使用,专业设计师们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一套可视化方案。
三人在家装行业虽是门外汉,但黄晓煌和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家装互联网化的核心痛点——在线渲染速度过慢。他们意识到,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云计算与 GPU 渲染技术来解决,而这正是团队擅长的方向。2013年,在浙江大学校友、曾在 Facebook任职的投资人王淮支持下,群核科技正式启动了酷家乐项目,致力于打造一款高效、便捷的云端3D设计工具。
经过几年的迭代,这款基于云计算的3D室内设计工具,让普通用户能像搭积木一样设计自己的家,实现快速建模,并通过GPU计算,在几秒钟内就能生成高清3D效果图,如此符合人性化操作的设计,让专业和非专业用户均能从中受益。
数据猿记者随即体验了酷家乐产品,普通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定制房间,并从海量素材库中挑选不同风格的家具,自由摆放到合适位置。同时,酷家乐支持实时渲染,让用户能够直观查看设计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酷家乐的应用场景已超越家居设计,记者还体验了其3D棚拍功能。电商卖家可以将拟销售的商品,如吊灯、绿植或沙发,置于虚拟空间中,酷家乐便可即时渲染生成高逼真的“实景图”,供卖家用于电商详情页展示,为消费者带来具有沉浸感的购物体验。
酷家乐家居设计,酷家乐、数据猿
酷家乐3D棚拍,酷家乐、数据猿
最初,酷家乐面向的是C端用户,靠口碑在设计师圈子里逐渐传播起来,团队顺势而为,逐步向企业级市场拓展,为装修公司提供SaaS服务。在这个时期,酷家乐增强了工业化流程建设,如将详细3D设计数据转换为可用于生产的指令,然后直接交予制造商进行生产,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从设计到生产工作流程的效率及准确性。
2021年,群核科技又推出配备插件功能的“酷空间”,其具有增强的建筑信息建模(BIM)功能,可根据企业客户的具体需求制作各种工程图,包括施工图、照明系统计划图及电气计划图等,酷空间BIM功能还能基于3D设计自动生成工程图纸、材料计算清单和成本计算表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企业端获得突破的同时,群核科技亦进行国际化布局。2018年,群核科技推出酷家乐的国际版本Coohom,为了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Coohom不仅引入英尺/英寸这样的本地化单位,还支持14种语言,并不断优化国际用户体验。得益于这些本地化策略,Coohom在国际市场的增长迅速,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被全球知名软件评级平台G2评为3D渲染类“领导者”、“最易实施”和“最快实施”软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MAU)数目计量,群核科技排名全球第一,去年月活访客数达到了8630万;同时,群核科技也是中国最大的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按2023年的收入计量,群核科技一举超过了知名的美国品牌,成为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约占22.2%的市场份额。
从“空间设计”到“空间智能”转型
近几年,随着行业数字化进程加快,群核科技的管理层逐渐意识到空间设计软件的潜力不仅限于此,遂开始向“空间智能”领域转型。
在早期,空间设计主要依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这类软件可以进行2D制图和简单的3D建模,但对于复杂空间的模拟能力有限。到了2010年代,AI与VR等技术逐步渗透到空间设计软件之中,使得自动生成设计方案、智能优化空间布局、快速渲染成为可能,而VR/AR技术则增强了设计的沉浸感和可视化能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群核科技招股说明书
空间智能的概念,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空间智能是指机器在三维空间中的感知、理解、交互的能力。与大语言模型不同,空间智能通过AI算法、合成数据和云计算,重在模拟现实世界的物理属性,即能让机器自动理解三维环境,并能基于AI算法进行分析、模拟和优化,可以广泛应用在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数字孪生等领域。
去年李飞飞创办的World Labs用一张图、一句话就能生成3D世界的AI系统,堪称“虚拟世界生成器”,这项研究就属于空间智能领域的一部分,该技术将降低3D内容制作的成本、激发更多的沉浸式体验。
探索生成的3D世界 ,World Labs
英伟达(NVIDIA)今年发布了NVIDIA Cosmos,其核心是基础世界模型(World Foundation Model,WFM)。WFM基于2000万小时的真实世界交互数据,涵盖人类操作、环境、机器人系统和自动驾驶等场景,通过深度学习训练和高精度仿真测试,WFM能够生成逼近真实世界的视频模型,帮助开发者加速构建更加智能化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系统。
群核科技则以GPU集群和AI技术为底座,构建“物理正确的世界模拟器”,并基于云平台,可动态适应不同用戶不断变化的需求,其核心技术能力涵盖三大维度:
1.专门构建的GPU基础设施:由专门构建的GPU集群驱动,该集群利用各个具有不同规格的GPU集体计算能力进行高效的并行处理,如此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处理大量数据,将2K图像处理时间从53秒压缩至1.2秒,大幅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AI应用程序:用户使用AI助手上传各种CAD图纸、广告及图形设计, AI辅助工具可在几秒钟内生成完整的3D设计方案,用户还可将自己的偏好风格融入其中。截止2024年12月,群核科技29.6%的月活用户使用了AI功能;
3.合成虚拟数据生成:SpatialVerse平台为AIGC、机器人、AR/VR等领域提供高精度虚拟数据集,成为数字与物理世界的桥梁。
如果说酷家乐是群核科技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群核空间智能平台 SpatialVerse 的推出,则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迈入下一代空间智能技术阶段。不同于传统的 3D 建模工具,SpatialVerse 的核心在于物理正确的数据集库,这一技术突破使其能够更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的空间布局、光照、材质等物理特性。
SpatialVerse平台具备多传感器兼容性,可用于工业级模拟,并与NVIDIA Isaac Sim进行深度集成。Isaac Sim是由NVIDIA开发的智能机器人仿真平台,可在逼真的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测试和训练。通过OpenUSD(高性能的开源 3D 场景描述与互换框架)对接,SpatialVerse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兼容性,实现了高保真RTX渲染(由NVIDIA开发的一系列GPU技术,集成实时光线追踪功能),使其能够更加精确地模拟真实环境,助力AI训练和数字孪生应用。
基于高性能数据引擎,群核科技将酷家乐设计平台中超过3.62亿的模型素材和1800万的数据转换为USD(Universal Scene Deion)格式,并结合自动化分割和标注技术,提升数据在Isaac Sim平台中的适配性,有望达到世界模拟器或世界模型(World Simulator or WFM)的理想标准。这一平台不仅能够助力智能机器人、AR/VR设备及具身人工智能(Embodied AI)的物理空间认知训练,同时也为人工智能的开发和测试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虚拟环境。
如果SpatialVerse发展顺利,群核科技在具身智能领域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AI+3D仿真、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行业提供关键支撑。
群核科技室内机器人训练系统
由此可见,在AI与数字孪生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群核科技的技术与产品还将持续创新,从工具型SaaS平台向全方位的空间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探索稳定增长的商业模式,当前仍未摆脱亏损局面
业内对群核科技IPO的另一大关注点在于,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其商业模式是否具备可行性和持续性。从当前的财务表现来看,群核科技的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但仍未实现盈利,如何平衡收入与销售、研发成本,将成为群核科技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
根据群核科技招股书披露,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采用免费增值(Freemium)的市场营销模式和产品主导增长(PLG)策略,群核科技首先提供免费版本的产品,创造低进入门槛,旨在培育一个充满活力的、可扩张的用户群体。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公司产品学习门槛降至“傻瓜级”水平,践行其“所见即所得”理念,使其无需再投入额外的培训成本。
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群核科技分别服务了约311,107名、390,585名以及413,872名个人客户;同期,群核科技还分别服务了33,058名、41,070名及45,548 名企业客户,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均处于快速增长之势。截至2024年9月30日,群核科技个人客户的净收益留存率为96.0%,大客户净收益留存率为114.1%。
同时,对于专业用户,大部分是专业设计师和各类企业用户,群核科技则提供的付费订阅模式,分为基础、高级和专业会员三个等级,当前每月价格分别是29.8元、84元、166元,高等级会员包含更多的渲染、会员模型包和定制设计。此外,前面提到酷空间BIM云设计工具也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可为B端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群核科技近年来还尝试了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使客户能够建立虚拟工作室,可通过网站或直播展示商品。招股说明书显示,2023年4月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上线后,截止当年9月底产生收入280万元,一年后同期收入达到460万元,增长了122%。
在各种商业模式的加持下,我们看到,群核科技的收入从2022年的6.01亿元增长10.5%至2023年的6.64亿元,并从2023年前9个月的4.86亿元增加13.8%至2024年同期的5.53亿元。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的前9个月,群核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72.7%、76.8%及80.4%。不过近三年开支维持在较高水平,导致仍然有亏损,群核科技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个月分别亏损了7.04亿元、6.46亿元和4.22亿元。
群核科技招股说明书
群核科技表示,他们并无严重依赖任何单一客户,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九个月,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合共分别占其总收益的10.9%、8.0%及9.4%,而来自最大客户的收益分别占其总收益的5.2%、2.2%及2.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九个月群核科技销售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2.58亿元、2.70亿元和1.90亿元,尽管公司声称主要通过互联网产品主导增长模式,仍然有大量的人员销售成本。另外,群核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本次募资款项包括扩大销售团队及提升品牌知名度,我们可以预见到,这部分销售成本还有增加的可能。
群核科技招股说明书
IPO带来的标杆意义与未来展望
群核科技创立之初,正值电子商务如火如荼之时,大多数风险投资人并不看好技术驱动型企业,当群核科技最困难的时候,杭州上城区无偿资助150万,创始人黄晓煌表示,杭州政府方面更关心有没有专注在科技上。
随着近几年政策的调整与企业自身的变革,“六小龙”逐渐成长起来,而作为杭州“六小龙”中首家递表港交所的企业,群核科技的IPO则具有新的标杆意义。如果群核科技成功上市,它或将成为“中国空间智能第一股”,这不仅能在全球范围内确立领先地位,也会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资本化路径的借鉴,助推杭州科创进一步升级。
群核科技的成长路径,亦展现一个具有潜质的初创企业如何抓住市场痛点,依靠自主创新的技术获得用户的青睐,再通过商业化实现技术变现,包括获得海外收入。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加快,群核科技的经营发展之路也将为更多的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参考,推动产业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未来,群核科技在空间设计及空间智能领域的布局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种业务情景对创新设计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仅全球空间设计软件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80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3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4%。中国市场则从2019年的1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6%,并预计到2028年达到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7%。
群核科技招股说明书
与之相关的“通用设计与可视化软件行业”则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得益于数字化转型、电子商务以及虚拟现实应用等领域的持续发展,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到2028年该行业规模有望达到人民币1,572亿元。至于全球而言,由于对高质量数字内容、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及更高效的设计流程需求的不断增加,该市场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人民币8,195亿元。
而随着AI、数字孪生、VR/AR和具身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融合,空间智能的应用场景将从家居、建筑、电商行业,更进一步拓展到智能制造、自动驾驶以及机器人训练等更广泛的领域。作为目前在全球领先的空间智能技术企业,群核科技能否在这一系列行业与新兴赛道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并实现稳定盈利,将是接下来资本市场和行业观察者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