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科创综指生逢其时:首批13只ETF联袂而来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雨柔 钛媒体APP 时间:2025-02-19 17:34:24

文 | 公司研究室基金组,作者 | 雪梅

2月19日,经过短短一天的跳水后,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简称“科创综指”)再度上攻,当日上涨2.97%,反包了前一交易日的阴线,形成阳包阴的K线组合。

此前的2月17日,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同日启动发行。这是继去年秋季中证A500ETF集中发行以来,宽基ETF又一次大幅扩容。业内人士认为,在人工智能领涨A股的当下,追踪科创综指的ETF发行上市,可谓恰逢其时。

1、重估中国资产价值声音高涨,科创综指发布恰逢其时

1月8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于1月20日发布科创综指及其价格指数。从那时起,到2月17日首批科创综指”ETF集中发行,仅间隔仅40天,复刻了首批中证A500ETF的上市速度。

科创综指发布不久,国内进入春节假期,京沪深交易所同步暂停交易。

春节期间,DeepSeek在全球爆火,人形机器人走上春晚,这让海外中概股尤其是纳斯达克金龙指数出现大涨,也让投资者对国内A股科技板块充满期待。

年后开盘,AI产业链联袂上涨,科创板相关个股成为市场热点。1月2日至2月17日,科创综指区间涨幅为6.82%。截至当日收盘,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5家,总市值规模超6.82万亿元。

目前,随着深度求索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科技公司的崛起,海外资金开始对中国资产重估,看好并提高中国“科技类资产价值”的研报如雨后春笋。

受此影响,各路资金争相涌入香港股市,买入估值偏低的国内科技H股。今年以来,截至2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数涨幅23.08%,成为这一轮H股与A股联袂上涨的领头羊。

对于国内A股而言,相对于深圳创业板,上海科创板的定位重心就是硬核科技。

上交所表示,目前已发布26条科创板指数,构建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体系,境内外相关产品跟踪规模约2500亿元,有效引导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

上交所的这种指数布局,也让基金公司和众多投资者对科创板相关指数挂钩产品翘首以盼。此时,被誉为科创板市场“集大成者”的科创综指发布,可谓生逢其时。

景顺长城基金认为,随着科技创新浪潮持续奔涌向前,科创板有希望培育出许多优秀科技企业。科创综合价格指数的发布,则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打包科创板、提前布局科技发展的机会。

2、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集中发行,基金新锐担纲8人任职时间低于3年

公开信息显示,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已于2月17日开始集中认购,涉及易方达、华夏、南方、天弘、博时、富国、鹏华、汇添富、建信、招商、工银瑞信、华泰柏瑞、景顺长城等13家公募机构。

上述13家基金公司,有8家规模超过万亿。这说明,头部公募机构对这只全面覆盖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新指数参与意愿较高。

回顾这13只科创综指ETF产品的发行日程,有12只于1月22日获批,鹏华科创综指ETF则于2月9日跟进。

这些产品中,又分为两类:易方达、华夏、南方、博时、汇添富、招商、华泰柏瑞、建信、天弘、鹏华等10家公司上报了科创综指ETF,富国、工银瑞信、景顺长城等3家上报的是科创价格指数ETF。

其中,科创综指属于全收益指数,将样本股票的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包括分红收益。‌科创价格指数属于价格指数,不考虑分红,仅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表现,更适合那些更关注股票价格波动的投资者。

公司研究室发现,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的拟任基金经理中,基金新锐居多,累计任职时间低于3年的经理有8人,3年-5年的的2人,5年以上的3人。

从在管规模看,这13位基金经理中,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任基金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2人,10亿元-100亿元的7人,100亿元以上的4人。

从任职期间最佳回报看,截至2025年2月17日,这些基金经理中在管基金净值增长10% 以下的2人,10%-50%之间的6人,50%以上的5人。

业内人士分析,总体而言,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基金经理阵容较强,所在公司基本上都拿出了各自的精锐,部分基金更是派出了经验丰富在管规模上百亿的老将压阵。

随着科创综指ETF的集中发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这类新产品的投资价值。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科创综指ETF的推出,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发展机遇提供了新的优质工具,有望助力资金向创新领域聚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3、首批260亿增量资金驰援科创板,第二批科创综指ETF已在路上

产品说明显示,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均设置了20亿元的发行上限,认购时间从2月17日开始。

从发售时间来看,易方达、华夏、汇添富、鹏华、南方、博时、景顺长城、华泰柏瑞、建信、天弘旗下相关产品的发售期仅5天,为2月17日—21日,招商、富国、工银瑞信旗下相关产品的发售期则为2月17日—28日,共计12天。

值得一提的是,建信科创板综合ETF发售当天即售罄。

建信基金公告称,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基金原定募集期为2月17日~2月21日,截至2月17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份额总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20亿份(折合为金额20亿元)。为更好地维护投资者利益,建信基金决定提前结束本基金的募集,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月17日。

综合来看,上述13只产品的最高认购费率多为0.80%,托管费率为0.05%(每年),管理费率为0.15%(每年),与去年首发的中证A500ETF产品的各项费率大致相同。

从资金募集来看,如果按照上限规模测算,这13只宽基产品上市后,大致能为科创板市场提供260亿元的增量资金。至于上市后的申购与赎回,从首批中证A500ETF规模变化看,多数产品的份额大概率会继续增加。

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公开发行后,第二批产品也将紧随其后。

公开信息显示,嘉实、国泰、鹏华、兴银、兴业、西藏东财等6家公募机构已在1月23日上报第二批科创综指ETF。其中,兴业基金、兴银基金、西藏东财基金上报的是科创综合价格指数etf。

此外,国泰基金2月14日公告,其科创综指ETF新产品将于2月24日上市发售,和首批集中认购时间仅相差一周。

2月19日,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大涨8.68%,81只个股中仅1只翻绿,有27只涨幅超过10%,占比1/3。因此,对于A股科创板块的未来前景,业内人士纷纷看好。

建信基金表示,科创板、创业板等板块为优质科技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平台,科创板自设立以来,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五年间累计融资额超过万亿元。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板块的投资,分享科技企业的成长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