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讯(编辑 李响)自去年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出以来,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加速。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于去年12月18日已全部发行完毕,目前大部分地区已使用完毕。对于2025年的2万亿元额度,各地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进入二月份后,发行进度明显加快。
Wind数据显示,本周8205亿政府债预计发行量处于同期偏高位置,其中再融资专项债规模最大,达到3405亿。
202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新的债务置换模式,即2024-2026年分三年每年2万亿元发行置换隐债专项债,另外,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专项债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在“债务置换”的大趋势下,2025年将有2.8万亿的专项债资金用于债务化解。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再融资债券发行量达8789.35亿元,其中1月份发行2522.48亿元,2月至今发行6266.87亿元。专项置换债占绝大部分,累计已发行8489.31亿元,其中7737.19亿元用于偿还隐性债务,占比高达91.14%,占整体2万亿置换债额度的近4成。此外,在新增专项债化债部分,今年累计已发行773.03亿元,占8000亿元额度的9.66%。
图:今年各省市置换债发行情况
数据企业预警通,整理
分省份来看,江苏、湖北、浙江在内的19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在置换债发行环节进度较快,其中江苏计划发行的1000亿元置换债将于2月21日招标发行,也是迄今为止单个省份发行置换隐债规模新高。
注意到,在近期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地方层面也披露了2025年化债目标及相关规划。
远东资信评级分析师王娜总结道:“从2025年各地目标任务来看,多数省份化债举措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发力:一是用好用国家债务置换增量政策,加强债务置换;二是加强全口径地方债务动态监测监管;三是推动融资平台压降转型;四是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五是优化专项债券管理机制。
此外,部分省份对省内高风险区域债务管控亦有所描述,举措主要涉及动态调整高风险区域、加大支持力度、严控债务规模、限制新增债务限额等。
如陕西指出“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加快隐性债务置换”、广西指出“加大对债务高风险地区化债工作支持力度”;新疆指出“严控高风险地区债务规模,坚持政府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相匹配,对财政实力弱、举债空间小、债务风险高、债务管理绩效差的地区少安排或不安排新增债务限额”。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谭逸鸣认为,2025年地方债发行节奏或将前置,2万亿元置换债或于上半年甚至一季度集中供给。
在置换债推动隐债显性化,助力地方实现隐债清零的大背景下,各地官宣隐性债务清零的公告“纷至沓来”。作为全国城投债存量规模最大的江苏省,辖区内已有10地官宣隐债清零,完成隐性债务化解目标。其中,宿迁市宿城区提前4年实现隐性债务清零目标;镇江市京口区表态将巩固隐性债务清零成果;连云港赣榆区、海州区已实现隐性债务清零,2025年该市将力争实现县区隐性债务清零。
(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