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日益普及的今天,充电方式成为了众多车主关注的焦点。其中,只用快充和快慢充结合这两种方式,究竟对电池寿命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快充,无疑是快节奏生活下的产物。当我们急需补充电量继续行程时,快充技术能在短时间内为车辆补充大量电能,大大节省了等待时间。但快充也存在弊端。从电池原理来说,快充时,电流强度大,锂离子在电池内部的嵌入和脱出速度加快。这就好比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电池内部的电极材料会承受较大的压力。长期频繁使用快充,电极材料的结构可能会遭到破坏,导致电池容量逐渐衰减。有研究数据表明,在长期单一使用快充的情况下,电池容量在 2 - 3 年内可能会下降 10% - 15% ,这意味着车辆的续航里程也会随之减少。
而快慢充结合的方式则相对温和。慢充时,电流较小,锂离子能够较为有序地在电池内部移动,对电极材料的损伤较小。就像让运动员进行长时间的慢跑,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在日常使用中,如果大部分时间使用慢充,偶尔在急需时使用快充,就能在保证使用便利性的同时,减少对电池的损害。例如,一位车主平时夜间停车时使用慢充,周末出行前若电量不足再使用快充,这样的充电方式使得他的车辆电池在使用 5 年后,容量衰减仅在 5% - 8% ,明显低于长期只用快充的车辆。
快慢充结合不仅能延长电池寿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成本。因为更换电池的费用高昂,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就意味着减少了更换电池的频率。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只用快充虽然便捷,但会加速电池寿命的损耗;快慢充结合的方式则能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呵护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车主,不妨根据自身的使用场景,合理规划充电方式,让新能源车的电池更 “长寿”,为我们的绿色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