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A股低开高走,上证指数收涨0.81%报3351.54点,深证成指涨1.46%,创业板指涨2.03%,北证50指数涨近5%。市场股票呈现涨多跌少的态势,三市4645只股票上涨,591只股票下跌。
板块方面,机器人产业链爆发,宇树机器人方向领涨;半导体产业链午后崛起,稀土永磁、光伏、锂电池、算力、DeepSeek、智能驾驶题材活跃;银行等少数板块下跌。
其中人形机器人板块几乎全线上涨,万达轴承、骏创科技实现30cm涨停,汉威科技、三丰智能、平治信息、长盛轴承、双林股份等概念股实现20%涨停,杭齿前进开盘后直线涨停,收获六连板。
消息面上,人形机器人产业近期利好不断,科技巨头纷纷加码投入其中,研究机构也有共识,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人形机器人产品在蛇年春晚火爆出圈,作为机器人研发企业的负责人,2月18日,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AI驱动机器人每天进化非常快,基本上速度是超过我预期的,每天给我的惊喜也非常大。我个人感觉在今年年底之前,整个AI的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
对于未来机器人的定价,宇树科技方面称,未来,四足机器人降到三四千人民币的问题不大,可以真正进入消费级时代。
蚂蚁集团也开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相关招聘主体为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市场上机器人应用场景加速出现。据报道,在杭州,西湖区“智能配送员”机器狗,身披银灰色“铠甲”,背着外卖箱,几分钟就能精准送达。在杭州一家为老服务中心,具备用药和吃饭提醒、陪伴聊天、散步等功能的智能机器狗,也上岗服务老年人。
在海外,马斯克旗下xAI发布新一代AI系统Grok3,强调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深度协同,推动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meta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研发AI驱动的仿生机器人,目标打造“机器人安卓”生态,开放传感器和算法平台。
近日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图谱》中的企业覆盖了驱动器、传感器、电池等核心硬件。
2月16日,汉威科技接受包括Alphahill Capital Limited、法国巴黎银行等在内的47家机构的调研。汉威科技称,自成立以来,传感器业务一直是其核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涵盖半导体、催化燃烧、电化学、红外吸收等原理的气体传感器产品线。计划进一步开拓家电、汽车、具身智能等高成长性市场。
对于机器人板块产品营收占比,汉威科技称,已与将近二十家机器人整机厂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例如送样、个性化方案定制、小批量供货等等。目前机器人板块板块产品营收占比相对较低。
中信证券近日研报中也提到,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出货将会突破1万台。到2030年,预计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500万台左右,市场需求会升至约7500亿元。华泰证券则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
责编: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