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插混销量是增程的4倍!增程被用户“抛弃”了吗?

IP属地 北京 编辑:朱天宇 华山论剑 时间:2025-02-19 13:00:42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向又变了。

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1月纯电动批发销量51.8万辆,同比增长23.3%,环比下降41.6%;1月狭义插混销量29.8万辆,同比增长51.3%,环比下降40.3%;1月增程式批发7.3万辆,同比下降11.3%,环比下降41.7%。

1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58%、狭义插混34%、增程式8%。对比之下,2024年1月为纯电动60%、狭义插混28%、增程式12%。2024年全年新能源批发结构为:纯电动58%、狭义插混32%、增程为10%。

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第一,纯电动车的销售占比,已经逐渐被增程和插混追上,年内就可能出现倒挂的趋势;第二,增程和插混的销量差距也越来越大,插混的单月销量是增程的4倍,前者同比增长51.3%,后者同比下降11.3%,形成鲜明的反差。

为啥增程突然不香了?消费者抛弃增程了吗?

回顾2021年,增程式电动车曾业内视为“过时”的技术,主推增程技术的理想在无数的质疑声中凭借理想ONE一战成名。资料显示,理想ONE在2021年累计交付 90,491辆,不仅是中国市场最畅销的中大型SUV,也是增程式电动车领域的标杆车型。

随后理想L系上市,让更多友商看到了增程的潜力,截至2024年,包括问界、岚图、阿维塔、深蓝、哪吒、零跑等多家车企已经加入了增程赛道,而小鹏、星途、智己、上汽通用等品牌也正在计划上马增程项目。

可以说,增程路线在过去几年已经从“冷门”的落后技术,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香饽饽”。

那么,在质疑时销量能够起飞的增程车,为什么在大部分主流车企下场搞增程的情况下,为什么出现这么大幅度的下滑呢?

“V”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技术层面,作为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增程式电动车需要通过发动机发电来驱动电动机,这一能量转换过程导致能量利用效率降低。根据实测数据显示,增程式电动车在高速工况下的能耗比同级插混车型高出15-20%。

一开始,增程车被看好,是因为它既能满足大部分城市新能源车上牌的条件,又没有里程焦虑,但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快充技术的进步,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已普遍突破500公里,充电时间大幅缩短。

再加上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以及一些大城市开始限制增程车上绿牌,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进一步被削弱。

其次,在空间和成本方面,增程式电动车需要同时配备电池组和燃油动力系统,导致对于空间要求较大,制造成本也居高不下。综合下来,我们看到增程车主要集中在中高端SUV和MPV市场,市场份额并不大。

未来增程式技术如果不能解决成本问题,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第三,虽然很多新势力车企开始推增程,但相比较而言,比亚迪、长安、奇瑞、吉利、长城、广汽等为代表的主流中国品牌都采用插混技术,因为能够在中低端入门级和高端车型上普及,应用更加广泛。换言之,无论在体量还是普及率上,增程都难与插混相提并论。

而且,随着今年大众、丰田等主流合资车企在插混市场发力,还会进一步挤压增程的市场空间。

另外,从技术、成本和适应性来看,增程式技术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性。那么,增程未来的发展会不会因此而被局限呢?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介绍:“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的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发展战略中,就已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车型。随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也提出,未来15年,传统汽车要全面实现混动化,不仅要加大混动投入、扩大混动市场,还要将混动技术发展规划提升至国家级战略地位。”

从未来发展看,技术和市场等因素还会推动不同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呈现相互竞争的局面,很难说哪一种技术路线能一直独占鳌头。但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这一点难以改变。

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春德在谈到“纯电、插混、增程式的市场格局,谁更胜一筹?”时表示:“目前条件下来看,纯电、插混、增程式有走向’三分天下‘的苗头。纯电动汽车得益于零排放和长寿命电池技术优势,在城市通勤和短途出行中表现良好,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插电混动汽车则通过结合内燃机和电池两种动力形式,解决了纯电动车的续驶和充电问题,适合长途旅行;而增程式车型通过内置的发电机延长了续驶能力,特别适合长途驾驶和复杂路况。”

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市场肯定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技术研发方向或者技术路线肯定会依循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进行调整,将来是否“三分天下”,还是谁更胜一筹现在还难以判断。

实际上,尽管增程式车型面临了一些挑战和争议,行业有意见认为增程式技术只是作为过渡性方案,未来可能会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但现阶段来看,增程式技术在市场中依然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认可度。

这一点,从国内多家车企将增程式技术纳入其高端车型或重点车型的发展规划中,就不难看出。

那么,未来增程技术要如何发展才能满足市场升级的需求呢?

如果要从根本上扭转市场趋势,增程技术需要突破性的创新,比如优化能量管理系统、提升发电效率、降低系统重量等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此前发表了《增程式电动车及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在他看来,目前的增程式车与相同级别燃油车相比,节油率参差不齐,仅有少数车型的节油率能达到50%,部分车型的节油率还不到30%,这是因为这些增程车没有根据发电与电池并联的概念进行设计。

关于提高节油率,他提出了六点意见——

首先,不断提高内燃机热效率,应该充分重视增程器的主角作用,精心研究,合理设计,精密加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实现电动车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减少发动机排量、功率要以高速公路120千米/小时的限速为准进行合理设计;

第三,要放弃使用功率跟随器,改由电池调节功率;

第四,发展几秒内可以高倍率充电的电容型电池,充分回收减速电能,延长寿命;

第五,发动机、发电机实现一体化,简化结构,减重、减体积;

最后,开发高水平的能量控制系统,特别是在软件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去年阿维塔推出的昆仑增程技术,就是通过采用高效率、低排放的内燃机和高能量密度电池,同时还运用了智能算法优化电池和增程器的能量分配、以及轻量化与空气动力学优化,最终实现实现降低油耗、延长纯电续航里程的目标,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车和驾驶体验。

资料显示,自从推出双动力车型阿维塔07后,阿维塔在2024年10月至12月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进入“万辆俱乐部”,并在2024年全年销量达到73606辆,实现了同比翻倍的增长。预计今年二季度,阿维塔价格推出全新中型轿车阿维塔06,这款车同样会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预计售价25万左右。

阿维塔昆仑增程的成功,也为其他准备上马增程的车企,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发展方向。

近日,小鹏汽车首款增程车型的谍照曝光。从曝光的照片来看据悉,其尺寸确实很大,与此前网传定位为C+级六座大型SUV的信息相符,极大可能直接对标理想和问界。

虽然目前官方还没透露相关的技术参数,但有了此前小鹏MONA M03和P7+的成功案例,大众对于小鹏的增程车也是充满了期待的。

与小鹏不同,智己并没有选择重新打造一款全新的增程车,而是会在现有智己LS6上增加一个增程版车型。不久前,智己LS6增程版车型的路试谍照,与纯电版的设计基本没有区别,新车预计会在一季度正式发布。

根据行业惯例,同一款车型的增程版通常比纯电版售价更低。因此,业内预测智己LS6增程版的起售价有望降至20万左右,这将使其在价格上更具吸引力。

总而言之,尽管增程的市场前景不如插混,但增程在未来几年内大概率依旧会是车企们发力的重点之一,而能否在份额持续下降的增程市场中站稳脚跟,最终要取决于车企对技术和成本的把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